2020.01.19 13:24 臺北時間

【全文】《打烊時刻》瑞士官方資助 妮可挖掘台北深夜庶民生活

mm-logo
娛樂
《打烊時刻》主場景是位於士林社子島中正路的清粥小菜店,由此延伸至附近的街坊店家。(金馬執委會提供)
《打烊時刻》主場景是位於士林社子島中正路的清粥小菜店,由此延伸至附近的街坊店家。(金馬執委會提供)
「我們是德國來的學生,請問可以在這裡拍片嗎?」靠著寫在筆記本上的幾句中文,瑞士導演妮可富格勒(Nicole Vogele)在台北拍了紀錄片《打烊時刻》,獲頒盧卡諾影展評審團特別獎,也入選金馬國際影展「聚焦瑞士」單元。
妮可拍片沒有劇本、不預設概念、對白也不多。語言不通讓她更專注觀察所拍攝的人事物,反而成為優勢。全片耗時近4個月、分階段完成。她以有限人力和資源換取創作自由,拍出這部以台北夜間生活為主題的電影。
2014年,妮可富格勒帶著作品《霧》出席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並尋找下部片的靈感,剛好在夜市看到很多人工作到半夜,那種日常性觸動了她,萌生記錄的念頭。
她說:「那些在夜間工作的人讓我深深著迷。歐洲的大城市,晚上仍營業的店很多,但通常是提供玩樂喝酒的場所,沒人大半夜還想工作,比方說修理機車。」
妮可表示,在台灣看到很多台北人在深夜工作,觸動了她拍攝紀錄片的念頭。
為了拍片,她先向瑞士申請補助,過程中不免面臨專責人員的質問,包括「在台北拍的紀錄片,和瑞士有什麼關係?」或「為什麼瑞士要製作這樣的影片?」她的回答總是:「影片內容不只和台灣人有關,而是具普世性、把所有人結合一起的故事。」
她最後陸續取得瑞士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小額補助共25萬美元(約新台幣756萬元),這都要歸功於她的製片Aline Schmid。
妮可(左)與攝影師、錄音師一行三人,前後耗時近四個月才完成《打烊時刻》,出資者也肯定他們的作品。
妮可說:「像這種風格沉靜、內歛的紀錄片,要有非常相信它的價值、且懂得把它推銷出去的人。他要能說服出資單位,讓對方了解支持這個企劃案的意義,這樣的製片才有辦法為我的案子找到資金。」
雖然全片在台北拍攝,可惜因準備不及,沒能申請到台灣任何補助或官方支援,幸好有很多朋友協助。妮可認為,小成本也很好,讓她保有更多創作自由。
她回憶:「第一次和第二次到台北拍時,還沒拿到經費,所以我們先拍攝6週,再回國找錢,趁拍攝空檔找資金。很幸運這樣的做法可行,但一開始經費真的很少,必須設法申請更多補助。」
妮可(右二)全程在台灣拍攝《打烊時刻》,因作業不及,沒有得到官方補助。(妮可富格勒提供)
由於《打》片是妮可在德國研習電影的畢業製作,因此校方出借攝影機和錄音相關設備給她,是很有用的資源。 最後她和攝影師、錄音師一行三人來到台北,前後三次,每次停留6週,完成了這部紀錄長片,出資者也肯定他們的作品。
從觀察者角度拍片,看人們互動。當我因為言語隔閡無法表達,必須夾雜手勢,反而看得更清楚。
影片主場景是士林社子島中正路的「阿嬌清粥小菜」店,由此延伸至附近的街坊店家,例如機車行、刺青店、製作床墊的店鋪和附近的公園等。妮可使用大量定鏡或是緩慢橫搖的鏡頭,將清粥小菜店主、熟客,以及公園裡跳舞民眾的日常生活,呈現在觀眾眼前。
妮可來台出席金馬國際影展相關活動,分享拍片點滴時坦言,剛到台灣時不知道要拍什麼。到了第三天,他們去士林夜市拍店家收工的情形,拍完後情緒太嗨,自以為認得走回旅館的路,沒想到迷路了,甚至走到某一座高架橋上。想辦法再回到地面時,映入眼前的就是這家清粥小菜店。
妮可與工作人員一入夜就到清粥小菜店「蹲點」,店主夫婦切菜、打蛋到煮菜的過程全部入鏡。(金馬執委會提供)
當時已凌晨3點,店還開著,他們很開心地點了東西,店主卻只給外帶。起初以為快打烊,他們坐在門口邊吃邊聊,卻看見陸續有人進去用餐。隔天妮可與協助翻譯的友人回到那家店,詢問可否拍攝。店主才透露,前晚看他們人高馬大,手上又拿啤酒,怕惹麻煩,才沒讓他們進店裡。
店主答應拍攝後,妮可與另外兩個工作人員,一入夜就到清粥小菜店「蹲點」,店主切菜、打蛋到煮菜的過程,以及牆上的裝飾,一一入鏡。起初客人對他們很好奇,久而久之見怪不怪,店主也習慣了,常開玩笑說:「阿啄仔,瘋了。」
由於店主懂一點英語,溝通不是太大問題。但遇到受訪者不諳英語、且翻譯人員不在場的時候,妮可就會掏出她暱稱「阿啄仔之書」的筆記本,裡面有助理幫她寫的句子,依序為:「哈囉,我們是來自德國的學生」「可以在這裡拍片嗎?」若對方同意,會再加上「拜託不要看鏡頭」和「說話時請不要對著攝影機」這兩句。
妮可強調,外國人在台灣拍片,困難之一的確是語言障礙,但這對她來說並不是最大的問題,因為她的電影對白不多。
語言隔閡讓妮可(右)在拍片時更專注觀察所拍攝的人事物,反而成為優勢。
她說:「我從觀察者的角度拍片,看人們怎麼移動、接觸事物等。當我無法用言語表達,必須夾雜手勢,反而觀察得更清楚。」但妮可不諱言,有時她想了解拍攝對象是否感到被冒犯或不自在,需要更細膩的溝通,無法靠「是」或「不是」這種答案簡單帶過。這種情況下,語言的隔閡確實是大挑戰。
即使拍攝侷限某條街道的庶民,只要挖掘夠深入,就能捕捉到引起共鳴的生活故事。
從第一部紀錄短片《Frau Loosli》開始,妮可便使用超16釐米的膠卷拍攝影片,因為她與攝影師都很喜歡膠卷呈現出來的影像,「膠卷有它的生命,你無法掌控。拍攝前得先拿在手上、再放進機器裡…我們真的很愛這種手動處理的感覺。」
《打烊時刻》獲盧卡諾影展評審團特別獎,妮可率團隊出席映後座談,分享拍片點滴。(翻攝自kinozeit.de)
金馬國際影展推出「聚焦瑞士」單元,妮可(中)與另外兩位導演史蒂芬(左)和戴爾芬(右)一起出席映後座談會。
由於膠卷很貴,不可能看到想拍的畫面就開機,「以拍攝店主削紅蘿蔔的鏡頭為例,我們會在一旁反覆看他的動作,大概看10次,直到熟悉那個節奏。一旦攝影師開始拍,便一鏡到底,只拍一個長鏡頭。」全片最後拍了14個小時的長度,耗費11個月才剪輯完成。
根據妮可規劃,這部紀錄片原本還會去其他國家拍,最後僅在台北拍攝完成。這與預算無關,而是直覺告訴她,即使拍攝對象侷限於居住在台北某條街道上的庶民,只要挖掘得夠深入,就能捕捉到足以引起大家共鳴的生活故事。至於清粥小菜店和經營者夫婦也是關鍵,她說:「我覺得那家小店就像盛開中的花朵,只要待得夠久,它就會向我展現它的全部。」
妮可執導的紀錄片《霧》入圍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並獲柏林影展「DIALOGUE en Perspective —特別提及」獎。

記錄勤奮百姓 妮可富格勒小檔案

1983年 生於瑞士格雷岑巴赫

作品:

2018年

  • 《打烊時刻》獲盧卡諾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2014年

  • 《n die Innereien》(短片)
  • 《霧》獲柏林影展「DIALOGUE en Perspective —特別提及」獎、波茲坦國際學生影展最佳紀錄片,並入圍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2013年

  • 《Frau Loosli》(短片)獲瑞士真實影展C-side後製獎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3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