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開始學電影的萬瑪才旦將這一年視為某種「分水嶺」,「我有做對比,2002年之前和之後的小說,區別很大。可能之後的小說受電影影響,改編成電影的機率較大,之前的不太可能改編。」他改編自己小說的電影如《塔洛》《撞死了一隻羊》等,都是2002年後的小說。由於寫電影劇本對話要仔細推敲、非常精良,對他後來寫小說的對話,也起了很好的作用。
萬瑪才旦表示,他寫短篇小說,可能有個靈感,就趕緊寫下來,寫作時間不會超過一星期。改編劇本時間相對長一些,因劇本寫作較規矩,有很多技巧方法,先有個大綱再慢慢擴充、放大,跟寫小說的方式有點距離,像技術管理。「但我寫劇本的時候,還是希望像創作般順著那股氣,把整個的劇本按故事走向、人物個性發展,先順著寫下來再調整。」
經常將自己的小說改編為劇本的萬瑪才旦指出,從文學到影像的改編要考慮很多因素,例如:審查、拍攝的可能性、人物對話等。小說中有些場景寫得很過癮、很方便,但劇本就要事先考慮到影片的成本、實際拍攝的場景、實現的可能等,所以會把小說裡很多文學化的描寫刪掉,做一些改動。
雖然萬瑪才旦表示,因拍電影要花太多時間精力,寫小說的時間與小說的量也相對減少。不過他的小說創作仍然持續不斷,而且質量整齊,文字素樸精確又充滿魅力。中國大陸知名小說家閻連科也稱讚:「萬瑪才旦筆下的西藏日常而真實,又帶有些許魔幻的色彩....如果你想瞭解一個真實的西藏,他的小說你非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