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網站上人們轉傳各地超市貨架被清掃一空的照片,穿插著越來越多名人確認或被隔離的消息,武漢肺炎疫情讓人心浮動。不過,至少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到人心惶惶、集體失控的地步。
事實上,一些關於危機時刻決策制定的研究認為,我們可能過度放大了對集體恐慌的擔心。紐約時報專訪了「歐洲決策協會」(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Decision Making,EADM)主席艾瑞夫(Ido Erev),他認為從行為科學和管理的角度來看,大部分人面對重大危難時,鬆懈自滿往往才是真正讓災難惡化的最大問題。
恐慌只是危機的初期反應
艾瑞夫說人們對於武漢肺炎這類的危機,每個人的個別反應其實有很大差異。在一開始的時候,大部分人都可能反應過度。不過,隨著時間一長,許多人的心態會出現反轉,開始會抱著僥倖心態,認定「這種事不會發生在我頭上」。
他說,當危機持續一段時間後,仍會繼續高估風險而出現恐慌反應的只是少數,大約只佔了10-30%。在超市瘋狂搶購衛生紙的就屬於這一類人。他們確實會帶來問題,因為他們刺激了其他人跟進他們的做法。不過,大部分人的問題正好相反。
真正問題是僥倖心態
艾瑞夫提到自己的例子,在2002年「第二次巴勒斯坦起義」 ( 自2000年以色列總理夏隆訪聖殿山,引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的激烈衝突)期間,他從美國回到以色列任教。以色列當局警告民眾不要在咖啡店、餐廳聚會。幾天之內,所有咖啡店的生意門可羅雀,觀光客大減。但才過了沒多久,民眾又開始外出聚會。實際上局勢仍舊非常危險,但是人們隨危機時間的延展,逐漸低估了風險。
他認為武漢肺炎的疫情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人們也許會自主隔離個幾天,發現自己沒生病,於是開始無視禁令四處走動,把自己暴露在比防疫開始前更大的風險。
艾瑞夫說,在各式的實驗裡都可以看到類似的行為模式。例如反覆讓人們在兩個不利的選項中選擇其一:一種是每次你注定會輸掉1塊錢,另一種是你有5%的機會一次輸掉20元。他說大部分人在前五次多半會採取小輸為贏的謹慎原則,但是之後他們會開始採取比較大膽的策略,大約有65%的比例會做第二種選擇。時間一長,人們就開始冒較大的風險:這似乎是人們普遍的行為模式。
艾瑞夫說,這些研究似乎暗示,如果你讓人們自己決定如何回應危機,可能出現過猶不及的問題:一方面,大多數人因時間一長而鬆懈警戒,做出容易招至危險的決定;另一方面,一小部分人出現恐慌的不理性行為。
如何降低恐慌、避免鬆懈
在紐約時報的訪問中,艾瑞夫認為,大部分的美國人在未來幾個星期可能會低估了疫情的風險。他說他個人的研究中發現,制定小額罰則並且堅定執法或許是有效的對策,這種做法過去對改善工廠安全曾經發揮功效。
他說,對違反規定的民眾施以小額的罰款,對公民權可能有些傷害,不過在疫情嚴峻的情況下,這些政策應是利大於弊。
參考資料:New York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