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鐵路每一省的軌道寬度不同,如果設廠就只能在港口附近,像鴻海在中國河南鄭州廠這種遷移內陸降低成本的做法,在印度光是運輸就會遇到困難;且印度的法律和關稅稅率經常變動、索賄問題嚴重,還有強勢的工會發動罷工等等,都不易解決。」曾前往考察的業者說。
台商前進印度設廠,除了要面對文化與語言等問題,印度的基礎建設,包括公路運輸、水電供應不足,也造成廠商相當大的困擾,許多去印度設廠的科技業台商大多面臨虧損。
但生產電源供應器的台達電,是台灣業者唯一在印度賺錢的大型電子企業集團,「那也是一個意外。」知情人士透露,「台達電本來沒有印度市場,是因為子公司泰達電在2003年時併購瑞士最大電源供應器廠Ascom Energy System,才發現印度在它的轄區,由於Ascom Energe System在印度已經發展很多年,台達電才意外在印度賺到錢,台達電也因此能夠「以印制印」,逐步擴大在印度的布局;目前該公司在印度中、北部各有一個組裝廠,產能仍以外銷為主。
如果印度製造的問題如此大,這些科技台商能選擇不去嗎?「你不去印度,就拿不到訂單,去印度短期內會賠錢,但賺到營業額,價格是可以和客戶談的。長期來看,印度很有潛力,台商應想辦法跟蘋果談生產成本。」投資圈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