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美中衝突或勞工成本考量,都讓印度成為名符其實的生產重鎮。「事前必須解決土地和基礎設施等問題,投產後還要慎防工作條件符合員工期待,來到這座新世界工廠,步步都得小心為營。」面對緯創事件,已在當地啟動設廠的台商很焦慮。
最早進入印度布局的日本,2005年曾遭當地民眾反擊。本田機車勞資糾紛,引發數百名員工群起抗議,逼得當地警方出面驅離群眾,導致營業損失逾百萬美元;隔年,豐田汽車因3名員工違反紀律遭到解僱,卻號召近400位員工發動罷工、阻斷聯外道路,條件之一就是要求員工復職。
鴻海身為搶灘「印度製造」的台廠領頭羊,旗下富士康早年於印度清奈設廠,以諾基亞手機代工為主要業務,2014年因業務萎縮決定資遣員工、關閉廠房,引發嚴重員工抗爭,讓當地警方不得不介入維持安全。縱使鴻海於2016年配合蘋果政策,重回印度設廠生產iPhone卻顯得格外低調,只見廠房及貨車,卻見不著醒目的招牌。
「蘋果將印度視為中國以外的製造基地,吸引鴻海、緯創、和碩投入布局,加上政府力推新南向政策,未來台廠如何順應當地民風存活,恐怕真正地挑戰才正要開始,」台商認為,縱使印度擁有豐沛的勞工資源,潛在營運風險仍深不可測,勞資雙方如何達至平衡,有賴台印政府及企業共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