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決審評審由原子映象負責人劉蔚然、時報出版副總編輯嘉世強、鏡文學總經理暨總編輯董成瑜、《罪夢者》原創故事暨《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製作人、鏡文學內容籌製部總監陳昱俐、及《通靈少女》製作人暨鏡文學內容籌製部總監劉瑜萱擔任。經第一輪評選討論後,《最刑島》、《蒼生惶惶惴惴不安》及《借刀殺人中學》3部作品進入最終評選階段。
《最刑島》在決選過程中幾乎毫無懸念,獲得評審一致青睞,奪得百萬首獎。陳昱俐表示,《最刑島》故事完整,雖然是用弱勢角色,卻不走煽情媚俗路線,著重在人物及主題辯證。她認為,此次進入決選的10部作品以犯罪懸疑類型為多數,《最刑島》討論的議題和死刑存廢較為突出。
嘉世強則說明檢視作品的方式,第一次先看作品是否完整,第二次再看改編成影視的可能性;他認為《最刑島》若改編成影視,因所有主角都是弱勢可能具有挑戰性,但其作品田調完整清楚,探討的「死刑不違憲」議題也具有迫切性,勝在結構工整、劇情飽滿,利用語言間隔製造戲劇性翻案,恰到好處。「我猜作者應該是會編劇的人,他很知道戲劇性及故事推展。」嘉世強稱讚,作者將議題打理細緻,連對白都處理得很高級。
劉瑜萱則指出《最刑島》提到很多法律與社會的現實,對照每個角色各自的立場,在影視上的呈現抱有期待,「因為它的完整度已經毋庸置疑,所以我在想更後面的事。」劉瑜萱也稱讚,作品故事角色具有立體度,伏筆劇情緊扣,主角個性設置看似有缺點,卻又非常迷人,會是觀眾喜歡的故事型態。劉蔚然則是認為,《最刑島》要改編為影視,難度在於作品包含大量非日常的資訊,讓觀眾理解故事走向與專業術語等需要投入一些力氣。
評審獎部分,評審們在《蒼生惶惶惴惴不安》及《借刀殺人中學》之間難以取捨。陳昱俐認為,《蒼生惶惶惴惴不安》建造了一個非常有趣的世界觀,像是華語的哈利波特魔法世界,在世界觀上建構完整,雖然古往今來架構龐大,但整體上還是少見具有潛力與發展完整IP的作品。
嘉世強表示,《蒼生惶惶惴惴不安》是具娛樂性輕鬆的奇幻故事,整體設計不錯但改編上須多著力,題材上採用「魔術」也能勾起觀眾興趣;對於《借刀殺人中學》,嘉世強滿意衝突點設計得很清楚,人物設計及結構上完整,伏筆都埋得很好,是可以看到劇本樣子的小說。劉蔚然則認為《蒼生惶惶惴惴不安》架構稍嫌龐大,需要分成多部改編,論影視則是一個好的題材;《借刀殺人中學》在田調與人物設定上,可感覺到作者的年輕與成長,與其他作品相較商業性更高,符合「影視小說」主題,相當適合改編為影視的設定。
評選過程討論激烈,2部作品難分軒輊,最終的投票階段,5位評審都無法抉擇哪部作品較為突出。嘉世強提出,評選同時應考量要選擇可直接拍成影視的作品,或是想保留較大的改編空間;劉蔚然則說,《蒼生惶惶惴惴不安》以台灣宮廟加上奇幻色彩,改編成影視會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但相較起來《借刀殺人中學》的影視化相當令人期待。
董成瑜則說,主辦獎項雖說是「影視化」,但還是希望以小說本質為重,2部作品風格差異非常大,各有優缺,既然評審們認為2部作品都很優秀,加上今年收件數又較多,優秀作品錯過非常可惜。經評審討論後,決議增設一個評審獎。最終由《蒼生惶惶惴惴不安》及《借刀殺人中學》並列評審獎,頒獎典禮將於4月中舉行,得獎作品皆享有出版及影視化優先權。
其他進入決審的7部作品,分別為洪瑞晨《蠱牌效應》、陳彥廷《佛來運轉》、林育吟《房門內的陌生人》、顧雅慧《接續》、木木木《那個夏天以後》、吳震《人兽》、黃上輔《鵺行怪物》。劉蔚然表示,入選作品各有優缺,若改編為類型片都能期待其精彩度,雖作品未進入最終投票,仍有影視化的想像。
鏡文學於今年初與文策院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成為造浪計畫的正式夥伴,為提升台灣原創影視作品產製質量,「百萬影視小說大獎」成為鏡文學推動影視的開端,董成瑜表示,鏡文學從IP開發到後端產製已形成一條龍產業鏈,加上鏡週刊田調資源,能加速影視產製,「有文策院機制支持開發,感覺像烏雲縫隙灑下了光。」期待與文策院造浪計畫一同鼓勵創作者,持續挖掘豐沛的文化內容,擴大台灣影視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