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場高張力的拉扯卻因為發生太魯閣號事故無疾而終。據媒體報導,與會的民進黨高層一致認為,當前的社會氣氛不適合執政黨高調搞政治。這個看法符合蔡英文一貫以來不喜歡開車對撞的思維,於是蔡總統最終拍板定案,民進黨不會推公投對案,而將「透過正面論述、積極說明,讓民眾充分了解資訊後,可以化解社會疑慮,共同為台灣的未來做出正確選擇。」
到底是主戰派還是主和派對,答案只有在8月公投結果出爐後才能揭曉。由於以前沒發生過這種情況,現在說自己已經知道結論的人都是純屬猜測,沒有經驗的基礎。不過,至少有一件事情是現在就可以確定的:蘇貞昌的閣揆位置在8月底前是不會動了。
主和派之所以堅持不推公投對案,一個一直沒有說出口的理由是,國民黨在民間的聲望比民進黨低。他們認為,蔡總統跟蘇院長的民調這麼高,社會沒理由在公投時站在反對的那一邊。這種想法不能說它錯,不過,從過去幾次公投案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出,公投並不是個理性辯論政策的場合。跟以往所有的台灣選舉一樣,公投的投票行為往往受當時民眾的情緒所影響。
國民黨是真的滿爛,不過,民眾也不見得多喜歡民進黨。不說別的,光講萊豬案就好,民進黨要怎麼在地方向民眾推銷萊豬呢?那些有選票壓力的區域立委,敢在選區向民眾遊說投反對票嗎?由於實在難以啟齒,可以想像,民進黨會把重兵集結在重啟核四這一題。至於萊豬跟藻礁,就看能不能有反對重啟核四的「神主牌擴散效應」,稀哩呼嚕,一併過關。
公投在台灣到底是對特定議題或政策的表態,還是對特定政黨不滿的宣洩?很奇妙的地方在於,雖然民進黨跟國民黨在公投案看起來針鋒相對,但是,這2個政黨一致認為,公投在台灣是後者。看哪一個政黨比較不被人民討厭,8月的公投,除了這個之外,很難找到其他選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