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種零食的乖乖,為何能在台灣成為讓機器設備都乖乖聽話的幸運物呢?BBC找到了乖乖總經理廖宇綺,講述這段「都市傳說」。原來一切源於這段故事,曾有位研究生在寫論文時,電腦一直當機,他所幸替電腦找了個幸運物,便選擇了語帶雙關的乖乖放在電腦上,之後電腦就沒再出問題,屬於乖乖的都市傳說就此誕生。
這個故事後來在台灣口耳相傳,乖乖逐漸被各行各業拿來當幸運物。一位20多年前來到台北國際社區廣播電台的技師表示,因為同業都有在設備上擺放綠色乖乖的習慣,自己起初也跟著效法,後來才明白「乖乖」是語帶雙關,希望設備能乖乖聽話的意思。
但乖乖也有不管用的時候,BBC報導,只有綠色包裝的奶油椰子口味乖乖能當作幸運物使用,若選用黃色或紅色包裝則可能帶來反效果。另外效期也得留意,過期的乖乖是不管用的,同理,吃完剩下的乖乖包裝也沒用。
廖宇綺坦言,除了語帶雙關,台灣人的小小迷信也是造就乖乖文化的原因之一,正是這種模棱兩可的信與不信,讓乖乖文化持續存在。
對於乖乖登上外媒報導,網友們都開玩笑說「你以為台積電的良率那麼高怎麼來的」「請BBC撤下這篇報導,這涉及到台灣國家高層機密」「說迷信的肯定沒體驗過乖乖的威力」「國家機密被發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