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日本政府頒布緊急事態宣言,電影院停業範圍從關東地區擴展至全國,2個月後才陸續恢復營業。疫情影響,日本全年1,017部電影,上映總票房為新台幣372.5億元,只有前年的一半,其中1/4由動畫《鬼滅之刃劇場版無限列車篇》包辦。除了國內商業大片,好萊塢電影延檔也重挫外片票房,從前年新台幣309億元跌至88億元,剩不到3成。
韓國去年共有1,693部作品上映,總票房為新台幣133億元,較前年下滑7成。根據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KOFIC)公布的「韓國電影產業決算書」顯示,前年每位觀眾平均會到戲院看3.22次電影,去年降至1.15次。
疫情爆發後,韓國電影除延檔外,上映作品也多在1個月內上串流,透過單次付費收看減少損失。去年韓國最賣座的電影,是李炳憲主演、疫情前上映的《南山的部長們》;票房排名2、3名的《魔鬼對決》《屍速列車2:感染半島》都在疫情稍微緩和的暑假上映,才順利回收成本。
另有韓片放棄於戲院上映,直攻串流市場。包含入選柏林影展的《狩獵的時間》及耗資新台幣6億元製作的科幻片《勝利號》,經一再延檔後,最終出售版權給Netflix。
孔劉和朴寶劍主演的《永生戰》斥資新台幣逾4億元打造,前年10月殺青,原定去年暑假上檔;因疫情多次延檔仍無法上映,今年四月追隨好萊塢電影腳步,成為韓國首部戲院與串流同步公開的電影。對此,孔劉坦言:「疫情是誰都會經歷到的狀況,無法抱怨不公平或不滿。戲院與串流同步公開,是很自然的時代變遷,應該正面看待,這也是未來的趨勢。」
《永生戰》在韓國觀影人次至少要破300萬才能打平成本,該片在韓國上映不到3週,最終僅開出38.5萬觀影人次,票房為新台幣9,400萬元。幸好《永生戰》因卡司和製作團隊堅強,上映前已售出56國版權,再加上串流版權收入,應能回收成本。
疫情影響電影工作者、戲院經營者生計,日、韓政府針對電影產業追加相關預算,相關單位也因應疫情擬定補助方案。例如日本藝術文化振興會,便將電影製作支援的補助金提高7%;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除了依照電影上映規模補助製作費,原先向電影院徵收的3%票券收入,去年4月也宣布降為0.3%。
不過補助有限,面臨倒閉危機的日本小型電影院,去年4月發起「SAVE the CINEMA」企劃,包含導演是枝裕和、深田晃司、影后安藤櫻等都加入聲援行列。
「SAVE the CINEMA」要求日本政府正視小戲院的損失,給予合理補助,同時成立基金募款。
「SAVE the CINEMA」要求日本政府正視小戲院於疫情期間的損失,給予合理補助,超過9萬人連署支持。同時也成立「MINI THEATER AID基金」募款,共118家戲院參加,1個月內近3萬人捐款,募得新台幣8,580萬元,用於協助戲院營運。
另外,演員井浦新、齋藤工、渡邊真起子聯手發起「mini theater park」企劃,積極走訪日本小型戲院,收集各單位所需的協助,透過舉辦相關收費活動維繫戲院經營。其中包含提供演員訪談等獨家內容,讓購票觀眾觀影後回家經由專屬連結收看,吸引觀眾進戲院。
電影的拍攝現場也因疫情發生變化。去年日本緊急事態宣言期間,電影劇組全面停工,宅在家中的電影工作者開始思考各種製作電影的可能性,陸續出現「遠距拍攝」型態的作品。
《一屍到底》導演上田慎一郎集結該片演員,製作短篇電影《一屍到底:遠距大作戰》,演員透過電腦視訊鏡頭或手機錄影協助拍攝,再由上田進行剪輯等後製工作,18天即完成。儘管畫面豐富度不如電影,但靠著精彩故事和演員的演技實力,在YouTube觀看次數已突破百萬。
為了持續產出作品,日、韓製作方也陸續制定相關規範,每天定期量體溫、現場清潔消毒是基本要求,日本更要求劇組定期接受篩檢,確認無人感染才可開工。過往常見的外燴自助餐放飯模式,也不再出現,多採事前分裝餐盒,以減少交叉感染。
近年韓國電影積極到海外取景,馬東石主演的《犯罪都市2》去年曾赴越南拍攝又喊停。因疫情不見好轉,今年2月劇組赴越南取景後,演員改在韓國拍攝再以CG合成。
不過預算允許下,仍有劇組出國拍攝。製作費超過新台幣5億元、由玄彬與黃晸玟主演的電影《交涉》,原定去年3月在約旦取景。疫情爆發後,劇組與約旦政府溝通,獲准於去年7月包機前往當地,並配合隔離,隨後展開為期2個月的拍攝。
韓國地方政府邀請製作團隊到當地取景,釜山放寬條件、提高補助金額,去年吸引22部電影前往拍攝。
韓國地方政府也邀請製作團隊到當地取景,其中以釜山、濟州島最積極。釜山影像委員會去年放寬拍攝補助條件、提高補助金額,通過審核的作品可獲全額飲食、場地使用、燃油費等補助,住宿則補助一半費用。一番努力下,去年包含姜河那與千玗嬉主演的《如果雨之後》、趙震雄《對外秘:權力的誕生》等22部電影前往釜山拍攝。
疫情短時間難以完全消滅,日、韓政府與電影人這一年來為維護電影藝術,多管齊下,盡力找出與病毒共存的方式,值得台灣影視界與政府相關單位參考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