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投入醫材一定會成功。」生技產業包山包海,從疫苗、新藥到醫材都被視為重要戰略物資,宣明智認為,「每個領域都很重要,但前二項需要時間與機緣,反而醫材更有潛力。」
提及醫材,宣明智眼神發光地說:「隨著平均年齡提升,需要被照護的人愈多,總不能將所有人都交給醫院,沒病者有預防需求,輕病者有居家照護需求,這些都是醫材領域的未來潛力。」
隨著時代進步,醫材走向電子、化學、材料應用,他直言,這是台灣科技領先世界的長項,「結合資通訊和小型化製造技術,利用AI感知器快速得到生物資訊,透過電子結合精密、塑膠、快速量產,過程中未使用生物技術。」
前互貴興業營運長、宣捷幹細胞總經理吳世揚指出,「光是中型醫院至少添購8千至1萬種醫材,而每款醫材隨著用途牽涉不同法規。」互貴興業組成4人跨國法律團隊,從原型開發到經銷代理一條龍協助,至今輔導40家企業、60項產品。
他以今年4月興櫃掛牌的醫材廠晉弘為例,利用電子、電機技術研發五官鏡,取代傳統大型儀器、散瞳劑,攻打國際市場2年未果,互貴花半年就幫它順利取得海外藥證。
曾投資上百家公司的宣明智,除了看產業前景、產品潛力,更重視交情。他坦言,投資B肝檢測起家的普生,全因與董事長林宗慶熟識,得知交銀派其重整,義不容辭入股挺老友。普生總經理林孟德透露,「宣董有很多點子,曾提議將新竹高鐵打造為健檢空間,讓旅客把例行性的健檢變為日常。」
半導體界人士表示,「老宣為人海派,只要使得上力,總是義不容辭提供建議,他常說『互貴』二字,要互為貴人、互相幫忙。」宣明智笑稱,70歲後的人生要當位「醫材導遊」,「繼續和大家互為貴人,交流、闖蕩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