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手生技事業長達12年,背後最大金主就是父親吳寶田,問他是否曾被父親關切何時賺錢?吳泓泰想了一下說,「以他的個性不會這樣問,他要知道方向有沒有走對,如果是對的,只是需要時間,就會斟酌。」不過只要確認方向正確後,「接下來就會問,什麼時候要獲利?」至於問的頻率有多高?「每次都董事會的時候都一定會問,三不五時遇到也會問。」他說。
本刊也好奇,父親是否對他很嚴格?吳泓泰笑著回說:「對別人不大會。」
「之前可能我溝通方式比較笨拙,所以他會覺得方向好像不太對,現在就對了。」原來,2014年將麗寶最早投資的華星生技及麗寶生命醫學合併時,同時間做基因檢測、新藥開發及細胞治療3件事,讓投資人感到困惑,怎麼每次講的事情都不同。
後來吳泓泰決定將3大領域清楚切割,其中從事基因檢測的「麗寶基因」是透過檢測出病因,讓醫生能夠精準醫療。舉例來說,麗寶生醫和台北榮總合作的癌症標靶用藥基因檢測,在2017年上線,而目前正在進行中的有心臟疾病、憂鬱症等項目。
此外,還有投入新藥研發的「麗寶新藥」,「新藥在台灣就是2,400萬人口市場,我們規劃在台灣做好一個Model(雛型),再進行國外市場授權,細胞治療也會朝類似方式。基因檢測已有台灣以外的投資了。」吳泓泰說。至於專注於細胞治療的「麗寶再生」,主要業務則鎖定幹細胞儲存。
事實上,吳泓泰的目光不只放在台灣,2015年他就到福建自貿區廈門片區投資,準備開拓中國市場。「當初要蓋實驗室連地都還沒選好,總經理就帶著我們跑遍許多省分,找各行各業的專家共同發展專案。」陪著吳泓泰參與廈門專案的同事回憶。
談起12年來拓荒的心路歷程,吳泓泰毫不猶豫地回:「一點都不順利,可是很值得。」他內心很清楚,經營事業萬變不離其宗,必須將自己的位置擺得很正。「新創能不能成功,接班能不能成功,關鍵都在管理。」他也笑說,「我絕不是那種天上掉下來就會的那種人,還好有很多貴人在幫我,所以比較不會失敗,不然我父親常說:『你應該失敗好幾次了』。」
吳泓泰坦言:「如果回國時沒有待過建設業,我現在可能不會成功。」他認為,一個團隊裡,一定要有懂市場的人,舉例來說,開發商成本控制很重要,每個工程發包成本過高,競爭力就差,做生技研發也是,最後就是產品要出來,若都是從生醫本科出來的人,反而會太專注在研發,而忽略市場。「我們就是在做這個懂市場及管理的人。」
最後詢問吳泓泰,接下來麗寶生醫的目標?「就讓3家公司各自獨立營運,陸續都會進入資本市場IPO(首次公開募股),最快2年掛牌。」吳泓泰十分有信心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