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3 05:58 臺北時間

資深影評卻刻意疏遠導演電影人 黃建業解釋了

mm-logo
娛樂
黃建業深入研究楊德昌電影,圖為1985年侯孝賢(左)、蔡琴(右)主演的《青梅竹馬》。(傳影互動提供)
黃建業深入研究楊德昌電影,圖為1985年侯孝賢(左)、蔡琴(右)主演的《青梅竹馬》。(傳影互動提供)
今年台北電影節「卓越貢獻獎」得主黃建業是資深影評人、也是電影學者。他雖然來自香港,但在台灣生活將近半世紀,而且中學時代就關注台灣電影,更在80年代「台灣新電影」崛起時以影評文章表達支持,加入台灣影史上知名的「台灣電影宣言」行列。
「台灣新電影」出現之前,大學生幾乎不看國片,但黃建業一直看台灣電影,在香港念中學時還與電影社團夥伴一起舉辦李行電影《秋決》座談會。他指出,70年代是台灣電影產業的黃金時期,可惜因僵硬的類型化陷入困局。但1982年起,《光陰的故事》《兒子的大玩偶》《海灘的一天》《風櫃來的人》等接連出現,「那是台灣電影創作力爆發的階段,看到好電影很快樂呀!」
「80年代的台灣新電影開始重視生活樣貌的寫實性細節,不像過去的電影被規範在濃郁的戲劇性裡,讓電影的空間變大,我們很希望維護這個新的發展。」黃建業藉由影評、電影環境的分析探討,肯定新電影的嘗試,但也感受到商業、保守勢力的盤據。1987年詹宏志發表「台灣電影宣言」,就政策單位、大眾傳播與評論體系問題提出懷疑,黃建業也與侯孝賢、楊德昌等共同加入,表達關心與憂慮。
黃建業(左起)與時任電影圖書館館長的徐立功、導演侯孝賢、製片張華坤參加義大利貝沙洛影展台灣新電影單元。(黃建業提供)
黃建業認為,「電影宣言」參與者不算多,但分別來自媒體、教育、電影創作等領域,努力支撐這樣的期待,有共同的理想。「現在我們回頭看就看得出來,那是台灣在電影評論上改變很重要的年代。」台灣新電影潮起潮退後,黃建業在1994年出版《楊德昌電影研究》,成為首部探索新電影健將楊德昌的專書。
黃建業說,就像導演侯孝賢形容「楊德昌為台灣電影帶來一雙『很特別的眼睛』」,楊德昌電影有亞洲電影少見的高度現代性,而且看到正在經濟發展中的台北都會,有很新的敏感度。不過黃建業也笑說,他一般不太與電影人往來,「如果與他們往來太近,在談論他們的電影時,多少會動情。我會刻意與電影人保持一定的距離,但很尊敬他們。」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