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持續以評論關注台灣電影與產業發展;任職國家電影資料館館長期間,首重資產保存;更長期在學者、教師崗位上,致力於電影教育與文化推廣。對於此次獲知得獎的心情,黃建業笑稱,接到主辦單位通知他時,「我的回應是『別開玩笑』。因為真的有很多朋友或前輩終生貢獻給電影,我不算什麼。」他也表示,「自己就是喜歡電影,因為這個獎,也想起許多好朋友。對我來說,最珍貴的反而是這些人與人的感情。」
影評人出身的黃建業,在香港出生、長大,中學時代因喜愛文藝、電影,與友人成立「衛影會」,開啟影評生涯。「那時我們很喜歡一份刊物『中國學生週報』,那份週報影響當時相當大的一群香港文青,裡面專版的影評欄寫得很棒,像羅卡都在那邊發表,還有許多台灣作家的作品,讓我們覺得台灣文藝發展很強。」
黃建業因覺得台灣文藝發展出色,中學畢業後,當時香港的大學有限,喜歡文學的他於是與同學一起來台灣考大學,而且只填中文系,後來順利於1972年來台唸大學,從此與台灣結下不解之緣。
在台求學時,黃建業因朋友的關係,認識引領台灣70年代電影評論風潮的《影響》雜誌寫手:但漢章、李道明、張毅等人,「那時一邊唸書、一邊看電影,很快樂。」先後就讀文化大學中文系與藝術研究所戲劇組的黃建業,在課餘勤於發表電影理論、批評相關文章,還成為《影響》主編。
黃建業小檔案
1954年生於香港
- 學歷: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戲劇組碩士
- 現職:北藝大戲劇系及電影創作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 重要經歷:曾任北藝大戲劇系主任及劇本創作研究所∕劇場藝術研究所所長、國家電影資料館館長、台北電影節總策劃、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副主席、金馬影展策展人等。著有《楊德昌電影研究》《人文電影的追尋》《潮流與光影》等,主編《電影辭典》《世紀回顧圖說華語電影史1896-1999》《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等專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