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3 05:58 臺北時間

接手國家電影資料館 他當館長3天就想落跑

mm-logo
娛樂
黃建業(右)與資深演員石雋(左)對談,暢聊導演胡金銓電影與拍攝風格。(黃建業提供)
黃建業(右)與資深演員石雋(左)對談,暢聊導演胡金銓電影與拍攝風格。(黃建業提供)
本屆台北電影節「卓越貢獻獎」得主黃建業除了是資深影評人、電影學者,也曾擔任國家電影資料館(國家影視聽中心的前身)館長。在館長任內,他也從軟體內容、硬體設備分別著手,推動各項工作。
1996年9月,黃建業出任國家電影資料館館長,保存電影資產是他4年任內的主要任務。他理想中的電影資料館是「電影的故宮」,「不單保存影片,也盡力挖掘、蒐集各種電影文化資產,例如:影人口述歷史以及電影本事、劇照等延伸性文物。」因此任內重要工作:《台灣日日新報》電影相關報導之微膠卷轉印、保存蒐羅台影及中製廠等重要片廠拷貝與檔案、參與台灣電影工具書『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1898-2000』規劃等,都與電影資產保存相關。
當時電影資料館經費有限,連可調控溫濕度的片庫都沒有。黃建業笑稱,他從上一任館長井迎瑞手中接下館長,但上任第3天看到不少影片因放在一般空間、酸化嚴重,就覺得壓力很大,想辭職。「井館長任內把心力放在拯救影片、文化資產這些問題,也大量蒐集到珍貴殘本,但連一個溫濕度正確的片庫都沒有,所以做得非常辛苦。」
黃建業奔走遊說設立可控制溫濕度的樹林片庫,保存珍貴的影像資產。(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後來黃建業看中樹林工業區一處可控制溫濕度的倉庫,為爭取預算,他和時任副館長的李天礢一起遊說10餘名立委,順利獲跨黨派支持,才設立片庫。他認為,電影除了藝術的意義,還有文化的意義,為挽救瀕臨危機的作品、資料文物,每位電影資料館館長都有責任努力與時間賽跑。
黃建業表示,電影資產保存是很困難、花錢的事,數位修復也是一門學問。「很多人以為數位化可以解決電影資產保存的問題,但並不正確。因為膠卷只要保存溫濕度合宜,可以比數位化的留存更久。數位版本大約十幾年就開始有問題,要不斷更新,但膠卷可以上百年不變,不然各國不會花那麼多錢與空間去保存膠卷影片。而且數位化之後的影片如果沒得到很好的原始資料參考,影片可能很亮麗卻失真。影片數位修復與修復古蹟的一樣,最好做到修舊如舊,回歸當時最好的樣子。」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