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40年前,台灣小劇場起步階段,黃建業就與耕莘實驗劇場(蘭陵劇坊前身)的金士傑等人結識,至今導過《凡人》《早餐》《太太學堂》《歌未央》《營造大師》《櫻桃園》等劇。黃建業坦言,電影是龐大的創作系統,面對的不單是藝術問題,還有現實困境。「但是劇場不一樣,排演場上有各種美好的人與人的關係,這也是我會做劇場而不見得想做電影的原因。」
影評書寫40餘年,黃建業強調,電影評論其實是文化評論的一環,具文化的影響與開發意義,讓更多人從不同層面了解一部電影。「與其說影評可改變創作者或產業界,不如說是改變觀眾。但改變觀眾,就可以改變創作者或產業界,以這個角度更能清楚看到影評的社會功能。」
他說,很多人以為影評常批評創作者、影響片商利益,但影評其實不是寫給創作者或產業界,而是寫給觀眾的,重點在於整體文化的影響意義,就像文學、音樂評論一樣。「我期待台灣有新一波的文藝復興運動,如果更多人願意安靜下來、願意撥點時間,分享某些對於文藝的喜愛、或對小小原創力的理解與珍惜,就很可以培養更多分眾。」
見證台灣新電影的崛起與衰退,也看到《海角七号》引發的台片復興與起落,黃建業指出,當前的電影產業除面對串流平台的衝擊,還有以大規模商業製作為主、甚至如韓國般動員國家之力佔領市場的思維,這是全球性的問題。台灣電影想從國際板塊中突圍,並不容易,但很重要的是,得自本身歷史、生活與電影語法中展開新探索,背後也需要國家的推動、制度的保護,才能佔得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