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30 05:58 臺北時間

4人同框7支鏡頭同步錄 即時互動感讓畫面更豐富

mm-logo
娛樂
河合朗弘在拍攝《隔離後見個面,好嗎?》時,劇組另在電腦旁架設旁觀鏡頭側拍,增加畫面豐富度。(KKTV提供)
河合朗弘在拍攝《隔離後見個面,好嗎?》時,劇組另在電腦旁架設旁觀鏡頭側拍,增加畫面豐富度。(KKTV提供)
台灣首部遠端劇《隔離後見個面,好嗎?》描述日台CP的網路情緣,拍攝期間除了台灣劇組全都在不同地點連線外,還因有演員人在日本,進行了「台日連線」拍攝,網速更成了一大考驗。製作團隊為不讓遠端劇畫面過於單調,在拍攝時和後製作業上都下了不少功夫。
日籍演員歐陽MAMA在劇中飾演河合朗弘的友人,因為他人也住在日本,同樣在日本的總監製宋鎵琳帶著日本製作人準備的反光板等必要配備前往他家,在台灣團隊的指示下布置場地後,進行「台日連線」拍攝。宋鎵琳說:「這還考驗日台兩邊網路穩定度,還好那天還算幸運,順利將所有戲份拍完,凌晨才收工。」
歐陽MAMA從日本住處與台灣團隊連線拍攝,網路穩定度成一大考驗。(Video Market 、Rakuten TV提供)
有別於部分遠端作品單純使用視訊畫面做剪輯,《隔離後見個面,好嗎?》除了視訊視角的鏡頭外,拍攝現場也設置旁觀鏡頭側拍。導演黃弈勛解釋:「有些劇情還是得跳出視訊的主觀畫面,所以我們利用旁觀鏡頭來輔助情緒的推進。拍攝期間包含備用機共出動10支手機,4人同框的戲同時有7支在錄影。」到了後製階段,再增加文字對話框動畫等設計,更有即時互動感。
導演姜秉辰(右起)、黃弈勛和編劇林珮瑜是首次合作,透過線上視訊會議反覆討論打造出台灣首部遠端劇《隔離後見個面,好嗎?》。
導演姜秉辰提到,遠端劇演出多靠雙方通話的過程,但單純將幾通電話畫面連結,觀眾很難理解前後的時間推進,「我們請編劇把時間仔細切出來,再利用空景和日期、確診人數等後製加工,讓觀眾清楚掌握故事的時間線。」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