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哲家指出,人形機器人設計相當複雜,要有運算處理器的大腦,還要有各類感測元件在內的軟硬體整合設計功能,才能打造出可以進行互動的人形機器人。他更進一步說道,未來人形機器人的應用,第一波可能在醫療領域展現效果,更開玩笑說「或許有一天,自己就會用到醫療人形機器人的功能。」
正是因為人形機器人整體設計需要結合大腦與軟硬體整合,所以魏哲家才會說,目前要人形機器人扮演產業動能還早,不過他也引述客戶與他進行的談話進行分享「未來人形機器人市場可能比電動車市場還要大10倍」,聽到客戶的分享,魏哲家也表示「我也很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事實上,不少台廠已經開始積極佈局人形機器人市場,業者分析,目前看起來,中國廠商發展人形機器人的進度可望超越美國,且訓練機器人進步的速度開始動起來,未來成長速度也可望加快,但難就難在訓練AI大腦上,需要耗費的人力與時間將非常龐大,一旦軟硬體成功整合,對AI晶片的需求將大開,這也就是為什麼魏哲家心懷期待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