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吉仲近日多次強調,若反萊豬公投過關,將會對台灣的經貿造成不小的傷害,並以泰國為例,泰國未參考國際標準及科學根據訂定萊劑標準,拖延開放符合安全容許的萊豬進口,導致美國取消部分品項的關稅優惠做為制裁,總值約240億台幣,占美給予泰關稅優惠總值的1/6。陳吉仲表示,「如果反萊豬公投通過,對照泰國的案例,顯然會有相當大的衝擊,而且不限於農牧產業。」呼籲民眾1218一定要投下不同意票。
對於王鴻薇所提出的數字,熟悉泰文的網友翻出泰國網站的資訊,表示他找不到「339%或是3.39倍」這個數字,而最接近的數據是泰國2019年到2020年的屠宰豬肉出口量,共成長了3.63倍;但該網友也翻出台灣農委會的公開數字,指出相對應的項目包含豬肉生鮮、冷凍肉,2019年為44噸,2020年大幅成長為1,664噸,成長37倍,主要是因為口蹄疫拔針可以出口生鮮豬肉了,他不禁反問王鴻薇,3.63倍比37倍是要比什麼?
該網友也解釋,泰國的豬肉成長也和反萊豬毫無關係,主要是因為泰國週遭國家的養豬業都受非洲豬瘟衝擊。
泰國拒絕進口美國萊豬,導致去年美國時任總統川普宣布第2次取消對泰國的GSP做為制裁,對泰國市場造成約250億泰銖的影響。參考泰媒資料,雖然有不少人支持政府作法,認為不需要被美國強迫貿易,痛批川普不該這樣對待盟友;但也有許多人認為,泰國對美國的出超這麼多,政府怎麼會反而要跟美國拉開距離?還有泰國國會議員痛批,「這反映出政府缺乏國際貿易談判的能力」,正反雙方在相關新聞下戰成一片,只不過與台灣不同的是,泰國網友討論的並非所謂食安問題,而是對於泰國政府的貿易政策在爭論。
該網友強調,王鴻薇所言與事實相去甚遠,泰國國內的輿論比較偏向是在罵政府無能、不會跟美國談判導致泰國出口受挫,王鴻薇所提的豬肉成長跟美國一點關係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