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5 15:58 臺北時間

連假結束開工不憂鬱 克服春節「收假症候群」看這裡

mm-logo
生活
春節連假即將結束,可能有民眾無法轉換生活節奏罹患「收假症候群」。(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春節連假即將結束,可能有民眾無法轉換生活節奏罹患「收假症候群」。(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2022年春節即將結束,在經過大魚大肉,享受與家人、朋友們團圓的歡樂氛圍後,連假結束如何重回日常的生活作息相當重要,然而回到工作崗位上,若長時間出現精神不濟、意興闌珊,思緒無法從連假抽離等狀況,就可能要小心罹患「收假症候群」喔!
儘管精神醫學上沒有「收假症候群」的診斷,但每當連假結束總有民眾難以適應工作上緊湊的生活,可能會產生某些症狀,包括作息規律度較低、長期缺乏生活目標與意義、壓力調適能力較差,或本身已有精神疾病者,習慣以高感官刺激以及放縱的方式填充假期者,都可能是收假症候群的高危險群。
本刊整理了4項「收假症候群」指標檢測,供讀者參考:

  • 在假期結束後出現強烈的失落、焦慮、心情低落及情緒不穩,甚至產生失眠、疲勞等情形。
  • 不斷在腦海回想假期的美好畫面無法專注在眼前的工作上,甚至產生厭惡、倦怠等感覺。
  • 過度的補償行為,例如過度飲食、大量購物、為了娛樂活動選擇在假期熬夜、或是以大量睡眠時間占據休息日等,一時轉移注意力恐導致壓力、心理及生理狀態更加惡化。
同時也整理了3項收心的方式,供讀者參考:

  • 在假期中保持幾項平日的例行活動,例如定期運動、均衡飲食、適量的娛樂活動等,維持一定的生活節奏,有利於工作日的穩定。
  • 避免過度放鬆,稍有不慎恐釀成「放縱」,包括大量飲酒、飲食、通宵玩樂等休閒娛樂,若不節制可能會影響收假後的作息。
  • 不要把行程塞滿,緊湊的生活雖然有效率,但可能會讓自己產生一些焦慮的情緒,還會帶來時間上的壓力,建議留給自己一點喘息的時間,利用這段時間好好調整心理以及生理的狀態,好迎接未來的挑戰。
對於「收假症候群」,宜蘭縣衛生局心理衛生中心諮商心理師林郁娟曾表示,首先要先理解這些「收假」所產生的情緒是正常的,不需強迫自己停止思考「明天就要開工或開學」的事實,想回到往常的上班、上課的生理時鐘 ,提早「調時差」能有效幫助自己的身體理解即將要恢復正常作息。另外,也能提前一天規劃隔天的工作,讓大腦事先「預習」隔天起床後的行程,這樣的預告有助於讓自己先預備「蓄勢待發」的心情。
此外,林郁娟也建議多做些運動幫助緩解焦慮、壓力的情緒,運動有助腦袋產生天然的腦內啡,緩解對於上班、上學的壓力,讓自己的腦袋「淨下來」。至於開工當天,也可以為自己準備驚喜,例如下班、下課後,做個什麼事情或是買個什麼禮物,犒賞自己成功達成第一天不簡單的任務,讓自己對明天有期待感。然而,若感受春節連假過得不如理想中充實而懊悔,不妨好好規劃下一個連假,期待下次的假期能更充實愉快。
最後也提醒,民眾若受到心理或生理的長時間困擾,並嚴重影響生活以及工作品質,請尋求專業身心醫療管道。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1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