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自稱「李伯伯」,2019年3月,他在孫子的鼓勵下,成立了「李伯伯的繪畫園地」粉絲團,發表他自學「小畫家」臨摹的迷因圖。專頁成立半年後,他發起QA活動,回答粉絲提問,人設完整到擁有童年。
彼時他65歲,每天早起,有時早上五、六點運動完就開始畫,中午或晚上貼出,因為「這樣我才可以跟你們說午安或晚安,記得吃飯!還有最重要的多喝溫開水。」一年多後,李伯伯發文表示身體微恙,暫停更新。2020年9月,李伯伯的孫子代為發出訃告,專頁的封面換上全黑圖,同時貼出李伯伯事先寫好的遺書:「各位好朋友們,我一直都知道,有道別的這麼一天。」素昧平生的網友在網上哀悼,也感謝他,包括知名網紅「財哥專業檳榔攤」也轉發表示不捨。
一百多則留言,一百多次轉貼,宛如一場完整的告別式,形式虛擬、情感真實,在冰冷的數位世界留下溫度。專頁「管理員」後來跟我們說,李伯伯過世時,還有人傳訊表達感謝,「因為爺爺奶奶都過世了,網友把他當成自己的爺爺…」
管理員現身 揭穿真相
同一時間,25歲的陳偉華(化名)向他的父親報告李伯伯近況,像報告最近玩的遊戲進度。一句話總結就是:「我把李伯伯弄死了。」我們發信邀訪陳偉華,他猶豫了一個月,決定接受採訪,和我們說起李伯伯和他的關係,原來既非爺孫,也非親人。他們的關係遠比想像的更加親密。
去年八月,陳偉華在李伯伯的專頁發文,公布全部真相:「幾年前的一個下午,我耐著性子建立了一個粉絲專頁,這個專頁就叫做李伯伯的繪畫園地。這裡沒有誰,只有我。」
碰面那天,陳偉華整個人縮著,用厚衣物將自己包裹住,眼睛直盯著空白桌面,臉上有缺乏睡眠的疲憊,做不出太多表情。面對我們的提問,他總是停頓許久,才艱困地擠出聲音微弱、語速極慢的幾個字,回憶舊事如陷入迷霧,時間序多次更動,然後又說:「我其實記不清楚。」
他是個精神病患者,領有重大傷病卡,類別欄上簡化為一串英數文字:「ICD-10-CM : F152」,代表「分裂情感疾患,鬱型」,和他在李伯伯專頁上自我告白的「重度憂鬱、思覺失調症患者」相符。傷病卡上的有效日期寫著「永久有效」,彷彿無期徒刑的宣告。
思覺失調症 病識難察
四年前,陳偉華就讀大二,仍深陷在前一年女友劈腿、最終分手的低潮中。他在專頁上發文重述那一段過程:「來回開關著門,想確認門有沒有確實關好,想確認我愛的人會不會因為門沒關好而跑走,甚至迷路回不了家。一包菸接著一包,直到因為喘不過氣而猝倒在地上,被鄰居發現,最後被我媽跟哥哥抬回去。」
兒子倒下,父子二人於是開始了漫長的求醫之路。陳爸還記得當時,說:「主要是睡不著,大部分開的都是安眠藥。他早期會突然歇斯底里,突然莫名就哭。」他不知道孩子怎麼了。
曾有外國研究統計,病人從發病到首次就醫平均相隔二年,其中最重要的關鍵就在「病識感」。根據健保署資料,目前全台接受治療的思覺失調症患者約十五萬人,但根據醫學研究,該病的發生率約百分之一,全台估計恐有二十萬名病人,顯示仍然有不少黑數在各自掙扎,不知道出口在哪裡。
為什麼?胡海國分析原因,可能是思覺失調症「沒什麼可以檢測。不是說你可以照X光,可以驗血,可以把脈。你只能多問。」而當思覺失調症以憂鬱症的症狀呈現出來,一般人也只會感覺自己低落,找不到適當的疾病安放自己。
負能量積累 抑鬱發病
很多人發病後,不明所以,只好尋求宗教協助。台大畢業的陳爸也曾帶著陳偉華去收驚,同時說:「我不相信精神疾病這種事。或者說,每個人都有精神疾病,你也有。」胡海國為我們解釋思覺失調的確診,「比較像是一種量能上的累積,而不是一個界線,非黑即白。它有很長的灰色地帶。」而發病主因,除了遺傳,「還要加上環境。比方說小時候被虐待的,或是有一些被霸凌的,分數愈加愈多,就到臨界點。」
現實生活中,陳偉華的名字有著負面諧音,「脊椎側彎,又比較矮,從小就被嘲笑。我一直都比較獨來獨往。」高一時他改名,但因功課跟不上,仍舊逃脫不了邊緣的命運。大學失戀後,他沉迷於酒精,曾一身酒氣在課堂上睡覺,醒來後人生依舊空虛,最黑暗的時候,「一睡可以睡二天,醒的時候就開始想,該怎麼結束生命?」
胡海國給病友的另一個建議是,「建立自己的社交網,因為孤寂其實是焦慮的來源。孤寂很像沙漠茫茫一片,你腦中關於負面的部分就會愈來愈發達。如果一直被批評,受到很多挫折、很多傷害,腦中功能就會偏掉,很像是你訓練了一個不好的肌肉,負面情緒腦的機轉太強,最後就會生病。」
但社交網有這麼容易建立嗎?陳偉華也曾在臉書加入病友社團取暖,但上面的發文主要集中在三種狀態:求職的困難,無愛的恐懼,以及發病後的各種情緒困擾和藥物副作用。陳偉華想尋找同病者互助,卻發現上面「很多負面的…我自己也還沒康復…」陷入更多的漩渦中,陳偉華又一一退出社團。
鼓勵勝批評 轉念發聲
最後索性自創出路,生出了李伯伯,和世界互動。所以這其實是一個年輕人透過臉書,為自己活出第二人生的故事。他生了他,透過假面,先偽裝,後告白。他稱處決李伯伯,「是一個自我毀滅的過程。反正找工作也找得不順遂,就乾脆社會性死亡…」
初訪那天,告別前,陳偉華站在路邊抽菸,神情終於能稍微鬆懈。那時他已減藥一個月,有什麼戒斷症狀嗎?
而他說著說著,就講出了病後最真實的告白…完整全文詳見:【鏡相人間】假面的告白 我生出李伯伯又殺死他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