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實戰 只能去當砲灰
軍事作家趙武靈進一步說明,台灣人即便是國軍特種部隊、海軍陸戰隊,加入烏克蘭國際志願軍也難以成為戰力,「台灣是美系訓練,而對方是俄系,訓練體系不同,武器系統、慣用裝備、作戰環境都不同,台灣人除非在海外環境有實際作戰經驗,否則直接進入烏克蘭戰區,就好像淡水魚丟進海水裡,沒有機會的。」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也分析,烏克蘭軍事單位希望志願軍有實際戰鬥經驗,若只有服役經驗可能會被婉拒,因為容易白白犧牲。更弔詭的是中國因素,由於烏克蘭較為親中,「烏克蘭希望北京可以介入抑制俄國,如果接受台灣志願軍,是要掛上中國籍還是台灣?這就尷尬了。從總體戰略來看,可能會傾向婉謝台灣志願軍。」
蘇紫雲指出,烏克蘭的國際領土防禦志願軍團,目前有五個較具規模的作戰單位:由烏克蘭和加拿大志願者組成的加拿大—烏克蘭旅、由車臣志願者組成的杜達耶夫營、由喬治亞志願者組成的喬治亞軍團、由白俄羅斯志願者組成的卡利諾斯基營,以及由前加拿大士兵組成的諾曼旅。
烏克蘭國際志願軍的成員背景、現況究竟如何?27歲的許逢儒曾在法國外籍兵團服役五年,他向我們提到,已有當年認識的軍中同袍、朋友前往參戰,「大多數是烏克蘭人,還有一位是喬治亞人。聽說他們一下飛機就發槍,沒有多餘時間再練兵。喬治亞的朋友說,2008年俄羅斯入侵喬治亞,導致當地很多家庭慘劇,所以他才去烏克蘭。他在當地已經拿到裝備,還給我們發了張自拍,說『榮譽屬於烏克蘭』。」但許逢儒說,這個時期並不建議台灣人去烏克蘭參軍,「大規模地面戰爭下,一些無軍事經驗的志願者,很可能只是去充人數,說難聽就是當砲灰吧。」
目前人在法國外籍兵團擔任第十三團機械化步兵下士的陳晞,對我們談到更多實況,他說,透過身在烏克蘭國際志願軍的友人了解,由於物資缺乏,「僅少部分的人能領到頭盔、不清楚防彈等級的防彈衣、一把步槍、一點子彈,這還算很好了,更多的人什麼都領不到,只能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