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1 05:58 臺北時間

【氫能狂潮襲全球】台積電等大企業擁抱氫能 29兆商機一觸即發

mm-logo
財經理財
為追求淨零碳排,陸續有30幾個國家,對氫能行業提出發展策略與藍圖,大量興建氫能基礎設施。
為追求淨零碳排,陸續有30幾個國家,對氫能行業提出發展策略與藍圖,大量興建氫能基礎設施。
全球吹起一股零碳風,根據國際知名投資機構高盛研究指出,陸續有30幾個國家,對氫能行業提出未來10年或更長的發展策略與藍圖,以便達成淨零碳排目標。根據專業機構評估,全球未來將投資近5兆美元(新台幣145兆元)興建氫能基礎建設,相關產值也將三級跳升至2050年的1兆美元(新台幣29兆元)。不僅聯華氣體及群翌等台灣氫能產業「資優生」,可望開創新局,就連過去苦熬多年的碧氫、錫力等業者,也將趁著這波大行情,紛紛破繭而出。
3月底,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與環保署、經濟部、科技部、交通部等部會官員,大動作召開記者會,正式公布及說明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在國發會簡報資料中,台灣未來能源結構將大幅調整,其中氫能源被政府納入12項關鍵戰略之列,更宣示將推動進口綠氫及餘電(以再生能源為主)產製氫能,引發各界熱烈討論。
就在同一天,身為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理事長的台積電董座劉德音也在年會上公開表示:「非常高興看到政府公布淨零碳排路徑,並樂見政府將氫能納入其中。」劉德音不只贊同國發會啟動的新能源政策,背後更代表護國神山以全球頂尖企業的高度,宣告「氫能時代」將正式來臨。
本刊調查,這是台灣發展氫能多年以來,政府第一次明確將氫能寫進能源政策中;同時,政府也首度表達將配合氫能發展需要,訂定《氫能管理專法》。種種作為,勢必會刺激台灣氫能產業發展。「未來若能進一步制定具體的躉購費率、租稅優惠或設備補貼,必能提升台廠競爭力。」台經院研究一所副所長主任林若蓁興奮地對本刊說。
研究氫能多年的林若蓁表示,這幾年全球討論能源議題,大方向就是「不要碳」。而當各國埋頭研究各種可行方案,都發現選項不多,且氫(尤其是再生能源電解產生的綠氫)將是達成碳中和或淨零碳排的重要手段。
圖說2:氫燃料電池在交通工具的應用,尤其是大型船舶與貨車,頗受各界期待。
以交通載具全面電動化來說,不是使用鋰電池,就是氫能車。氫是能源載體,可燃燒產生熱能,也可以在石化或半導體產業的製程上使用,更可以拿來發電,應用範圍相當廣泛,商機龐大。「像是瑞典鋼鐵廠已捨棄石化燃料,改用氫氣煉鋼,正是產業即將質變的重要訊號。」全球知名的燃料電池製造商Bloom Energy 協力廠商高力董事長韓顯壽觀察。
另一方面,烏俄戰爭發生後,積極廢核的德國為降低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已把腦筋動到氫氣上,日前德國官方宣布,待澳洲Fortescue Metals(FMG)正式產製綠氫後,每年將採購五百萬噸綠氫,取代近1/3的俄羅斯天然氣進口量;另外,德國也將加速建設氫基礎設施。
本刊調查,各大重量級國際投資機構,都不約而同看好氫能產業的發展。像瑞士銀行(UBS)就直接點出,中國在官方政策扶植下,氫能行業將駛入成長的「快車道」,產氫業者與氫燃料電池廠商後市可期。
此外,美國高盛(Goldman Sachs)更出具長達122頁的報告,剖析全球氫能產業長線發展,點出各國為達成淨零碳排目標,預計將投資五兆美元,完善電解槽、儲氫設備等基礎設施;全球氫能相關應用的潛在產值,預估將從目前的1,250億美元(新台幣3.6兆元),大舉跳升至2050年的1兆美元(新台幣29兆元)。
半導體、鋼鐵與石化業未來對氫氣需求將攀升,聯華神通集團旗下的聯華氣體等氣體公司可望受惠。圖為聯華神通集團董事長苗豐強。
面對即將引爆的龐大氫能商機,台廠能否分一杯羹?答案似乎是樂觀的。一位業界人士直言,藉著對綠能有龐大需求的台積電助攻,台灣三大氣體公司聯華氣體、三福氣體及亞東氣體,也在全球三大氣體公司Linde、Air Products、Air Liquide的協助下,紛紛在國內設廠產氫,開始供應氫氣等業務。此外,像中興電工這類在能源與電力產業扎根已久的業者,也能憑藉工程統包與通路的優勢,前往海外插旗氫能市場。
不僅如此,過去台灣氫能產業許多苦熬多年的中小企業,如碧氫科技、錫力科技及亞氫動力等,也有機會在這波氫能熱潮中,媳婦熬成婆。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2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