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8月6日,海軍兩艘巡防艦劍門號、章江號,由艦隊司令胡嘉恆少將率領,搭載武裝游擊隊員,從左營出發,航向福建東山島,投放游擊隊員上岸。在東山島附近海面,兩艦被中共海軍小型炮艇、魚雷艇圍攻。共軍小艇夾雜在大群漁船之中,伺機攻擊。國軍兩艦浴血奮戰,卻禁不住共軍炮艇、魚雷艇輪番圍攻,最後,兩艦皆沉,司令官胡嘉恆犧牲。這一仗,史稱「八六海戰」。
2年後,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開打,以色列力敵周圍阿拉伯諸強梁。某日,以國大型驅逐艦「艾特拉」號,碰上埃及蚊級飛彈快艇。那快艇只有75噸,體型小、噸位小、價位低,載著蘇聯製「冥河艦對艦」飛彈,四處亂鑽。結果,埃及小蚊子放了一枚冥河飛彈,就把以色列大傢伙艾特拉號打入冥界,送終上西天。
到了2000年,美國海軍驅逐艦「科爾」號,在葉門亞丁港,竟然被一艘裝滿炸藥小艇,直接自殺碰撞,船體炸出大洞,艦身傾斜,差點報銷。
台灣國防思惟,早就是「守勢作戰」。一旦共軍真的動武,我方就得面對「兩道危機」:空軍要防跑道被炸,海軍要防航道被堵。海軍大型艦隻只能停放左營、基隆、蘇澳、馬公這4大軍港,其他地方就算能停靠,也欠缺彈藥、油料補給設施。飛彈快艇則不同,噸位輕、吃水淺,小漁港都能停靠,而其油彈補給需求,也較大型艦隻簡單。
台灣目前有31艘「光華六號」飛彈快艇,兩艘「沱江級」飛彈巡邏艦,均是自製。論數量,不能說少,但考量對岸海軍實力,台灣這點飛彈快艇,一旦開戰,肯定不夠折騰。萬一兩岸真的開打,共軍以軍機或潛艦在我方4大軍港進出航道投放大量水雷,那麼,在外艦隻回不來,港內艦隻出不去,海軍戰力勢必大打折扣。我方固然可以派掃雷艦,掃除水雷,但此事曠日費時,絕非1、2天內可以完工。
這道理極為簡單,稍有淺薄軍事常識,都能看到這個盲點。對應良策就是趕緊動工,多造飛彈快艇,小蜜蜂成群,就不怕大鯨魚來犯。此外,對於漁船等小型船隻,也該規劃緊急動員體制。民間小型船艇搭配海軍飛彈快艇,會有更大的殲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