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有圖像、分鏡,容易轉譯為影視、遊戲等產品,加上開發成本低、風險可控,發展潛力大,在文化內容產業扮演重要角色。盧俊偉曾任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多年來與日本、韓國文化產業交流,關注ACG產業。他觀察,日本在紙漫時期就累積成功的商業模式,上游的出版社是產業主導者;韓國以下游的網漫平台為核心,初期以免費內容養大讀者,再導入收費機制,進一步造就漫改劇風潮。
「台漫缺乏完整的產業鏈,嚴格來說還不能稱為真正的『產業』。」盧俊偉說明,台灣長期受日本漫畫影響,過去出版社為了快速變現,大多選擇代理日漫;近年出版社雖投入原創開發,但產業規模小,單靠市場力量難以推動,需要文策院協助。
盧俊偉針對台漫提出「6化」策略:首先是「題材多元化」,滿足不同類型的讀者,讓青少年、上班族甚至年長者都可以享受漫畫。「就像去百貨公司,商品一定要多樣,才會吸引消費者。」為此,文策院旗下漫畫平台《CCC創作集》(以下稱CCC)過去以《CCC》編輯部孵育開發的文史題材為主,今年4月後新增「品牌專區」,開放出版社上架自家作品,讓平台的漫畫類型更豐富。
第二是「數位化」。日本電子漫畫銷售額在2017年首度超越紙本漫畫;在電子出版物中,更高達8成是電子漫畫。盧俊偉解釋,線上閱讀是趨勢,這也是《CCC》在2020年全面數位化的原因。
因應數位化閱讀習慣,漫畫更新速度加快,需產業鏈分工。
因為養平台非常燒錢,中小型出版社難以負荷,所以由文策院營運、行銷《CCC》,出版社則專注內容。他強調:「我們用國家資源打造一條高速公路,串聯民間,讓愈來愈多車子(內容生產者)在上面跑,透過平台讓作品觸及更多讀者。」截至今年2月,《CCC》單月最高瀏覽量逾191萬、月活躍使用者達17萬人、會員數逾5萬人,數值呈現成長態勢。
第三是「產品化」:讓漫畫成為可以賣的產品。《CCC》在4月新增收費機制,讀者可以小額付費解鎖最新連載內容,也能等待免費更新,並開放讀者對作品(著作權擁有者)自由打賞。文策院把收入扣除第三方支付手續費等必要成本後,給予出版社、創作者分潤,增加業者收入,也將回收的金額投入漫畫製作,產生正向循環。「如果作品變現的轉換率高,代表讀者願意為它付錢,也可作為開發成其他內容產品的參考指標。」盧俊偉說。
第四是「產業化」:因應數位化的閱讀習慣,漫畫更新速度必須加快,需要產業鏈分工。前端有人負責故事開發,後端要有助手協助,但台灣漫畫家大多單打獨鬥,因此今年起文策院偕同漫畫業者及台灣藝術大學進行產官學合作,在校園舉辦漫畫實戰課程。未來希望藉由文策院的投資工具,與民間合資成立漫畫製作公司,讓培養出來的漫畫產製人才進入公司,形成產業化經營。
只有漫畫市場還不夠,跨領域發展才是擴展市場更有效方式
再來是「國際化」。盧俊偉指出,文策院除成功媒合《蘭人異聞錄》《友繪的小梅屋記事簿》等台漫售出日本版權,拓展海外市場,更要與國際合作,結盟日、韓漫畫產業的領導者,提高台漫能見度。
他舉例,文策院已與日本角川集團合作,《CCC》中具有日本市場潛力的台漫,可登上月平均瀏覽數超過兩億的《Comic Walker》平台;另外也推動漫畫合製,由台灣漫畫家與日本角川編輯合作,借助日本漫畫編輯的經驗提升創作能量,打造出具國際競爭力的作品,將在《Comic Walker》和《CCC》同步連載。
文策院也計畫瞄準東南亞,盧俊偉觀察,泰國能接納多元題材、願意付費,網漫市場在該國快速成長。由於韓國網漫平台LINE WEBTOON、KAKAO WEBTOON已進軍當地,期盼未來與平台合作,借力使力把台漫輸入泰國市場。
日本漫畫《鬼滅之刃》2020年動畫化後爆紅,有專家估計至少帶給日本2千億日圓(約新台幣460億元)的經濟效益。盧俊偉表示,IP要形成長尾效應必須「高值化」,也是「6化」策略的最後一環:「只有漫畫市場還不夠,擴展市場更有效的方式,是讓漫畫變成其他內容產品,跨領域發展。」
文策院內容策進處異業合作組組長謝一麟認為,以桃園大溪為故事背景的《神之鄉》,是台漫延伸價值鏈的範例。該作由《CCC》孵育,2018年賣出影集版權,創造高收視後促進漫畫銷量也帶動大溪觀光人潮,連LINE WEBTOON都投入經費製作為網路形式的條漫。
盧俊偉指出,為鼓勵IP跨域,文策院有漫畫跨域開發專案計畫,例如日前成功媒合以台灣雲豹為主角的《雲之獸》與公視合作,將作品動畫化。由於《雲之獸》目前只發行一集,為避免劇情太短不易影視化,文策院也提供經費讓漫畫家創作續集,希望一步步培養出台漫的超級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