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明出身新竹醫藥世家,從喜愛電影的文青,到紀錄片製作、研究、教育的全方位耕耘者,近40年的投入,在因緣際會下順勢而為,勤力不輟,開枝散葉。
「是電影找上了我吧!不是我主動追求電影夢。是在對的時間與地點出現一些對的人,慢慢把我帶到這條路。」年近70的李道明回憶,帶他接觸電影的第一人,是母親。身為么子的他童年常跟著愛看電影的媽媽上戲院,「我年紀比較小,幾個哥哥都已經在念書,媽媽看電影時,我就做跟班,有機會就會帶我去看電影。」
到了電視時代,李道明會看美國或英國影集、還有老電影。高中時開始讀很多文學的書,也因朋友、同學的介紹,讀了《劇場》,及文學雜誌如《文學季刊》《純文學》等等這些文藝相關雜誌。但他從來也沒想到真會走上文藝、影視這條路。
1971年,李道明以第三志願考上台大農化系,大二時獲學長但漢章邀請,擔任當時頗具新世代文化聲量的《影響》雜誌編輯。為兼顧編輯與撰稿,大三李道明平轉社會系,畢業退伍後,又當一年主編。1970年代末台灣電影景況不佳,有心出國學電影的李道明想:「可能回台灣也不能拍電影,就去念大眾傳播。」
雖然他循著既定模式上台大、赴美留學,不像父兄般成為醫師,但後來反而因興趣、時勢與機緣使然,由電影逐步深入紀錄片的堂奧。
李道明小檔案
1953年出生於新竹
- 學歷:美國天普大學廣播電視電影藝術碩士
- 現職:北藝大電影創作學系名譽教授、香港浸會大學電影電視與數碼媒體(製作)碩士課程主任從事紀錄片製作、研究、教育、影展評審及國際推廣等工作
- 紀錄片代表作:《殺戮戰場的邊緣》《人民的聲音(環保篇)》《離鄉背井去打工》等、專書著作有《紀錄片:歷史、美學、製作、倫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