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0 05:58 臺北時間

「教學相長」學習新知識 調整拍片想法與時俱進

mm-logo
娛樂
《路,TSUENU》結合紀錄片創作者、鄒族在地文化工作者與研究鄒族文化的人類學家共同完成。(李道明提供)
《路,TSUENU》結合紀錄片創作者、鄒族在地文化工作者與研究鄒族文化的人類學家共同完成。(李道明提供)
今年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傑出貢獻獎」得主李道明,除了攝製紀錄片,也從事教學與推廣工作,在大學任教多年,並協助紀錄片在國內外影展的推介與放映。一邊是紀錄片理論的分析介紹、一邊是影像記錄與創作,李道明認為兩項工作交互影響,他也因教學相長,跟著時代進步,試圖重新調整紀錄片拍攝的概念。
他坦言,「一直拍片較容易因循舊方法,教書有個非常大的好處,就是逼迫你重新思考、學習更新的知識和理論,我的成長也是靠教書而有更深入的研究,這些研究又提供拍攝的新想法。」
李道明舉例:拍攝《殺戮戰場的邊緣》時,因製作人丁松筠認為應以旁白清楚傳達訊息,所以採用旁白。「但我教學時慢慢思考,到拍《排灣人撒古流》《人民的聲音》時就不用旁白,採觀察式的方法。到《末代頭目》,用拍攝者與被攝者共同參與的模式,由『他者』與『內部人』合作完成影片的做法,也大略符合「分享人類學」(shared anthropology)精神,反映排灣族部落內部觀點。」
公視史詩紀錄片《打拚:台灣人民的歷史》以重現歷史片段的拍法,描述鄭成功與荷蘭軍隊交戰的過程。(公視提供)
之後製作《路,TSUENU》時,李道明更進一步結合他的紀錄片創作者身份、鄒族在地文化工作者高德生與長期研究鄒族文化的漢族人類學家王嵩山,以三方的身份與經驗,共同完成。
另外,2006年李道明擔任公視史詩紀錄片《打拚:台灣人民的歷史》製作總監時,提出表演重現歷史片段的拍法。「紀錄片使用重演,有理論依據。它不是戲劇,而有點像插圖的概念,讓觀眾看到具體的人物、物件或行動。當時公視同意用這種方式解釋歷史,卻有觀眾質疑。不過現在紀錄片大量使用這種手法,顯示社會需要一些時間接受不同的形式。」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2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