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進一步比對高虹安的博士論文與2份期刊論文,發現高的論文名稱為「Quality Prediction Modeling for Multistage Manufacturing using Classification and Association Rule Mining Techniques.」(運用於多階段製造業的品質預測模型-使用分類及關聯規則探勘方法),與當時另3名研究員李傑、謝彥守及陳承輝,於ICPMMT 2017共同發表的「Quality prediction modeling for multistage manufacturing based on classification and association rule mining.」,連期刊論文名稱也高度雷同,高僅將「based on」改為「using」,並在最後加上「Techniques」,就成了她的新著作,是否具研究價值或只是整理、灌水成章?也備受質疑。
此外,除了論文名稱高度相同,高虹安也將ICPMMT 2017發表的合著期刊論文,拼裝至她的博論各章節中,從名稱、摘要、導論、方法論、研究概論、數據結果、結論,甚至是參考書目,幾乎都被大量複製貼上。
另一份ICI 2017的合著期刊論文,高虹安與陳承輝、謝彥守、朱政安、江振國等4名研究員共同發表,內容也有多處被整段搬到她的博士論文裡,不少圖表一模一樣,連表格內容都相同,有些甚至只將欄位名稱以同義辭置換而已。
根據美國辛辛那提大學學生行為準則的抄襲定義,構成要件為「不論是未經修改,直接提交自己先前發表過的作品當作是原創,或是提交與他人發表作品,而無使用適當引用說明」都算數,對於高虹安大量引用資策會的合著期刊論文,卻未加註說明,顯然已符合辛辛那提大學的抄襲定義,嚴重恐遭撤銷博士學位。
此外,依目前台灣各大學訂定的論文抄襲標準,相似度比重大多介於20%至30%之間,不得超過;中山大學在爆發高雄市議員李眉蓁的碩士論文抄襲案後,更訂定全台最嚴格的標準,要求全校碩博士生論文原創性比對總相似度比重,不得超過12%。高虹安的博士論文若搬到台灣,依照Turnitin系統比對達32%也已超標,恐也無法取得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