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著東奧台灣羽球男雙金牌的決勝點口罩,馬培德醫師在擁擠的路邊停車格裡,總算挪出一點縫隙停好Gogoro機車,他忙碌的一天這樣開始:早晨7點半在中國醫藥大學開會,下午授課4小時,晚上在中醫大附設醫院開設中醫內科門診。
他忍不住哀號:「特別充實喔,我已經2年半沒回德國,台灣休假時間太少啦,德國年假有1個月。」他連無奈都是滿臉笑容。
馬培德(Peter Mayer)小檔案
- 國籍:德國、台灣
- 在台時間:15年
- 年齡:46歲
- 職業: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內科醫師、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助理教授
- 成就:取得台灣身分證的外國中醫師
一張德國人的臉孔,坐鎮在中醫門診內,替人把脈、針灸,語氣斯文輕柔,畫面衝突感十足,也曾有患者質疑,「病人看到我嚇到,問我會講中文嗎?也有人認為看中醫幹嘛給外國人看,當然要給台灣人看。」
其實,馬培德在德國有西醫執照,他坦白地說,德國西醫薪水與台灣中醫相比,相差不大,根據業界人士透露,若是7年以上中醫資歷,月薪至少14萬元,但馬培德卻選難走的路,到異鄉台灣執業,「我很喜歡李小龍、成龍,後來學南拳、周家拳,受傷時接觸到中醫,覺得好酷,國中就對中醫有興趣。」
馬培德立下目標,必定達成。他大學時,決心到高雄中山大學學中文,每當路人誤以為他是美國人想講英文,「我會說:『我們德國人不會講英文。』而且室友是台灣人,進步很快。」短短1年,他深深愛上台灣的舒適氣候,熱情友善和便利交通。
但德國許多知名中醫學成自上海中醫藥大學,20年前,他也申請到上海中醫藥大學獎學金可免費念5年,他卻讀1年便回德國。原來,有次他生病看學校的中醫,對方竟建議他吃西藥更快康復,「蝦米!怎麼那麼奇怪,再加上到處有人要騙你,看你是外國人,計程車都繞路,還要表演跳舞,唱愛中國的歌,給一些政治人物看,我非常不喜歡,所以離開。」
說到此,他忍不住稱讚,台灣連小偷都有人情味。有天,他的包包被偷走,當晚小偷竟專程還回來,不只手機、證件都在,裡頭紅包一毛錢都沒少,「那是朋友要祝福我們剛開完刀的狗,可能上面寫早日康復,小偷完全沒碰。」
2007年馬培德在德國獲得西醫學位與執照,始終忘不了台灣的溫暖,女友卻無法理解,「她的爸爸、媽媽也覺得:『你在德國已經可以當西醫,為什麼一定要去台灣學中醫?』」答案早在馬培德第一次來台灣時已篤定,他努力申請獎學金,支付2人赴台的學費與生活費,才獲家長認可。
中醫書籍多是文言文,身為外國人,他花更多時間學習,僅3年便取得中醫碩士學位,後取得中醫執照。馬培德做教學研究,同時執業看診,2019年以高級專業人才資格取得台灣身分證,他大嘆,入籍標準很高,比任何考試都難,「我之前是專案助理教授,申請還被退回,要專任助理教授才有資格,而且也不是有博士學位就可以,教育部認為我是中醫,才值得推薦。」
院內有位外國臉孔的台灣中醫師,中醫內科主任林宏任也覺得加分,「遇到外國病人,我們會轉介給他看,溝通更順暢。他真的就是台客,只是不會講粗話。有時候台灣人說話會轉彎,問可不可以,其實就是想要可以,他也懂。」
馬培德比台灣人更台灣人。拿到身分證隔年,馬上參與總統投票,「我小孩出生有抓週,也有做胎毛筆,名字還去給老師算耶。」去年東京奧運桌球男子單打賽,台灣林昀儒對上德國名將,馬培德毫不猶豫地支持台灣,如同他最後選擇留在台灣,「就是想幫台灣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