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最後一個月,台積電的美國新廠安機典禮,美國總統拜登、蘋果執行長庫克都出席了。終於讓台積電在美國動工,拜登熱絡聊起50年前他首次參選參議員,張忠謀的夫人張淑芬當時也在美國,就恰巧曾熱心擔任他的競選團隊成員,「所以我欠(台積電)這間公司太多了。」
溫馨喜氣、冠蓋雲集。然而,熱鬧氣氛仍掩不住這場全球「晶片戰爭」的煙哨味,以及其實是不得不赴美設廠的張忠謀的感概。輪到張忠謀上台致詞,他意味深長開口:「…全球化幾乎已經死去,自由貿易也快要死去。很多人仍然希望他們能回來,但我認為他們不會回來。」
動盪變局 凸顯台重要性
也是張忠謀指的這個「後全球化」甚至「逆全球化」時代,2022年,台灣的國際能見度持續增加,今年或許也是從本世紀初中國崛起之後,歐美官方訪台最頻繁、層級最高的一年。疫情後,從烏俄戰爭到中共軍機擾台,動盪加劇之中,台灣的外交戰場也一再有斬獲。
立委林昶佐是立法院的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委員,多次出訪國外的他,明顯感受到變化,「我記得2017年訪美時,我們還沒辦法進去國務院開會,他們是安排在外面的地方。但川普在任期最後一年,取消了台美來往的所有限制,後來我們去年、今年去美國開會,都是直接進國務院。很多人說拜登上任後會恢復那些限制,結果並沒有。」
至於美方來台,以往總是低調神祕,「以前是新聞都報導了,他們還不證實,但現在都很公開了,還接受訪問。」最著名自是今年8月,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的裴洛西訪台。
場景轉到歐洲,裴洛西訪台後,中共軍機瘋狂擾台,我國駐法國代表吳志中一週之內接受20多家法國媒體採訪,流利的法文與清晰論述,意外讓他在法國爆紅。歐洲國家是繼美國之後慢慢轉向,今年,法、英、德等多國國會議員絡繹訪台,其中法國國會更是在12個月內組團來台4趟,英國國會則是自2006年後,今年首次籌組官方訪團。另外,歐洲議會也多次通過「友台報告」,視台灣為歐盟重要夥伴與民主盟友。
猶記不過幾年前,台灣在全球仍到處吃癟,中國崛起後經濟實力之強大,讓歐美這些年從政治到經濟、文化上,幾乎全面性不願觸怒中國。風向是怎麼轉的?為什麼會轉?曾任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所長、現為國民黨駐美代表的黃介正,回憶得很有畫面感:「川普剛上任時,還在他的佛羅里達州莊園歡迎過習爺爺、彭奶奶,川普的孫女還唱〈茉莉花〉給習爺爺聽。2017年11月,川普到北京訪問,還去故宮,在養心殿喝茶。」
因疫斷鏈 放大國安疑慮
但一個月後,「2017年12月,川普就公布(新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這份報告直接點名中國、俄羅斯是美國的最大對手。不到半年,「(美中)貿易戰開打,從此一直走到現在。」
黃介正說,其實美國早在本世紀初就決定正視中國的威脅性,但2001年忽然發生911事件,「對美國是很大的震撼,美國本土被攻擊,以前從沒發生過。美國就被全球反恐戰爭耽擱了將近20年,直到2021年8月美軍撤出阿富汗,美國忍痛在不好看的情況下結案,因為中國的威脅太大。」
川普開啟的美中貿易戰,讓過去已運行2、30年的經濟全球化與自由貿易,開始逆轉。緊接著是科技戰,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吳建輝解釋,美國對於中國經濟間諜、科技竊盜等議題一直很敏感,「因為這不只是經濟議題,科技是國家安全的命脈,當美國發現它很多的重要科技產品都是從中國來時,會感受到國家安全的疑慮,就像當年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到太空,美國也感受到高度的國安疑慮。」
歐洲呢?吳建輝說:「歐洲其實沒有那麼關心亞洲,他們比較關心俄羅斯,所以對中國的疑慮不高,尤其法國、德國在經濟上高度依賴中國。但Covid-19是很大的轉變,當你發現要口罩沒口罩、要維生器沒維生器,所有東西都依賴中國時,會有很大問題。烏俄戰爭之後更明顯,當你發現你的石油、天然氣來自你的敵人時,你會有很大困境。再加上美國的push,所以歐洲開始強調經濟安全、經濟自主性,希望不要那麼依賴中國,像德國汽車工業就強調晶片自製,希望台積電到歐洲設廠。」
疫情期間,全球的原料、零組件嚴重缺貨,讓過去運行數十年,順暢如跨國生產線的全球供應鏈,發生了難以想像的「斷鏈」,德國汽車業就因為缺晶片而焦頭爛額,還跑來遊說台灣經濟部,最後台積電答應挪出晶片產能才解危。接著是今年的烏俄戰爭,盛產能源的俄羅斯拿停止供應天然氣作為手段,試圖阻止歐洲國家支持烏克蘭,今年寒冬,歐洲各國的能源價格飆至天價,民眾苦不堪言。
台灣智庫執行委員賴怡忠分析,疫情讓各國意識到「供應鏈安全」的重要性,烏俄戰爭則讓各國進一步意識到「供應鏈信任」的問題,「美中貿易戰後,美國已經警覺到中國會不會用『科技供應鏈』來勒索,後來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將能源武器化,讓美國認為勒索有可能真的會發生。」
科技供應鏈的重要性絕不亞於糧食與能源,於是,各國紛紛將目光轉向台灣,因為全球有過半的晶片製造,是在台灣生產,何況需要晶片的不只汽車、手機等民生用品,還包括軍事設備,直接攸關國安。另一並陳的現實,是台海情勢越來越緊張。
戒備中國 全球政策轉變
說起來,歐洲國家對台政策的改變其實步伐不一,起先是鄰近俄羅斯、長年有危機意識的東歐國家,後來才擴及至西歐。疫情期間,立陶宛率先挺台,接著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Miloš Vystrčil)來台訪問,成為1989年捷克民主化後訪台的最高層級。去年底,我國在立陶宛不但正式設立代表處,且直接以「台灣」為名。當然,中國很快以經濟手段嚴厲報復,為此,歐盟宣布研擬「反脅迫」法案,希望以集體力量制衡各種形式的脅迫,包括中國的經濟脅迫。法案仍在協商,但就歐盟已是一大轉變。
歐美對台政策的逐漸改變,一來與台灣自身在太陽花學運後的民意表態有關,二來自是與各國的中國政策脫不了關係,尤其,當歐美的民意也對中國越來越反感。關於中國政策的轉向,賴怡忠說,美、歐各國一直有2派爭論,過去,主流論述是主張不應該與中國起衝突,但近年已開始明顯轉變,「整體趨勢來看,他們已經改變過去30年對中國政策的態度,對中國採取更批判的立場,也就願意更接納台灣,而且台灣本身的重要性開始被看見。」
於是短短4年,從貿易戰、科技戰、疫情到烏俄戰爭,全世界幾乎都無可避免地捲入這場變局,何況是與中國關係特殊的台灣,何況,還有一位雄心壯志的習近平。
中研院研究員吳建輝分析:「相對於江澤民、胡錦濤在某種程度是市場改革派,習近平對市場改革沒有那麼大興趣,他強調中國夢、中國的復興,跟以前的韜光養晦有很大不同,而如果中國擴張的企圖這麼明顯,台灣又是美國在亞洲『第一島鏈』的重要位置,中國如果突破第一島鏈,第一個影響到的就是日本,美、日有軍事同盟,美國、日本都會感受到壓力。」
中國這幾年大規模擴軍,鄰近中國與北韓的日本,自是感受到更大威脅,但基於二戰後的「和平憲法」,一直不願擴軍,民意也不支持。直到2015年,時任首相的安倍晉三強力推動「新安保法」,終於解禁「集體自衛權」,允許日本出兵支援盟國。今年12月16日,日本內閣又敲定3份重要文件,允許自衛隊擁有「有效反擊能力」。
重視友群 亦保有靈活度
國民黨駐美代表黃介正這樣看:「2018年春天貿易戰開打後,整個印太地區包括台灣,所有國家的舒適生活從此結束,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後冷戰時期,或說川普之前,亞洲國家包括台灣都在做一件事,『要錢找大陸,要命找美國』,兩邊押寶、兩邊交流、兩邊獲利。現在不行。台灣的困境就在這裡,兩邊都說你不可以跟他在一起,選邊的壓力出現。」他感慨:「當中國戰狼碰到美國川普的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整個戰略對抗的格局形成以後,就結構上的改變了。」
但黃介正也強調:「大部分自由民主國家都不會選另一邊,可是(APEC時)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日本岸田首相都有跟習近平握手,台灣為什麼不行?中國在8月宣布停止中美雙邊會談,但(11月)拜習會之後,中美的氣候議題談了、甚至雙方的國防部也談了。這些元首基於本國利益,適度調節硬度,所以台灣也要有自己的靈活度。」黃介正說,何況兩岸的重疊利益甚多,光是台商(赴中國工作的台灣人)就有40萬人,他認為台灣應「強而不硬」,手段需要柔軟。
台灣智庫執行委員賴怡忠則說,就經濟發展上,「全球化裂解成2塊,這對台灣是滿重要的挑戰。」畢竟台灣與中國經濟連結甚深。至於整體戰略,他建議:「第一先確保我們的『友群』,美、日這些台灣有事時一定會來幫我們的國家,我們要確立得很清楚,建立好外交安全網。另外,因為現在各國對『友群』的重視,台灣在經濟、科技上可以思考怎樣強化合作關係,利用他們再把我們往上帶。當然,我們本身的軍事能力一定要強化,不能老是要靠人家來保護。有人說這會走向戰爭,但中國就是這樣子啊,你對它示弱,它就會進一步逼你承認要不要跟它在一起,還不如讓它知道不能越雷池一步。」
煙硝四起,從經貿、科技到軍事戰略,轉變幾乎已成全面性。難怪91歲的張忠謀這樣形容:「27年過去了,半導體行業見證了世界的大變化,全球地緣政治的大變化。」27年,是從1995年台積電在美國華盛頓州設廠起算。
1995年,那是美、蘇冷戰剛結束沒幾年,全球化與自由貿易正火熱開展,中國即將崛起,台灣走向被邊緣化。27年後,政治力再次影響經濟,全球化駛向髮夾彎,「新冷戰」儼然成形。從政治、經濟、科技到軍事,各種結盟像是Line裡五花八門的群組,「友群」的加入或退群,對台灣皆是考驗,但,也是再次有了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