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MW的休旅車族編成中,誕生於2009的初代目X1(E84)雖然頗受歡迎,但由於車格較小的關係往往與家庭買家無緣;2015 年第 2 代 X1 (F48)推出時採用了UKL2 前驅底盤架構,放大的車格確實吸引了一家之主的目光,但如果小孩大些可能就不敷使用;而在2022年第3 代 X1(U11)發表後,其直逼C-Segment的車格確實讓人眼睛一亮,加上全面採用BMW最新世代的科技化配備,一掃以往的「入門味」,連自家兄弟X3都感到一絲威脅。
BMW X1 sDrive20i xLine技術規格
長寬高:4,500mm×1,845mm×1,642mm
軸 距:2,692mm
整備重量:1,550kg
動力:1.5升L3渦輪增壓汽油引擎+48V輕油電系統
最大綜效馬力:170hp/4,700rpm
最大綜效扭力:28.5kgm/1,500rpm
驅動方式:前輪驅動
標配售價:212萬元
對於這個品牌稍有了解的人應該知道,BMW的車系命名是採數字遞增原則,數字越小車格越小、定位也越入門。也因此1字頭系列(1 Series、X1等)都是小型入門取向,內裝風格也走實用路線。不過在今年總代理汎德預告將於2月在台北市立兒童新樂園、大手筆舉辦長達四天的發表活動時,我就對為何會在如此「閤家」的場合發表這類「頂客」小車感到好奇。不過在親自抵達現場並看到實車揭幕的那一瞬間,心中的疑惑卻立即一掃而空!因為除了車格比上世代X1增大不少外,內裝質感與科技配備也朝定位更高的兄長們(X3、X5)看齊,陽春感也不復存在,讓小資家庭買家(如在下我)也燃起了只要拼一下、也可以開著寶馬休旅車帶全家出遊的幸福泡泡。而此次汎德所引進的大改款X1共有三款車型,分別是最入門、純油車設定的X1 sDrive18i xLine(190萬元),外加48V輕油電系統的X1 sDrive20i xLine(212萬元),純電四驅的iX1 xLine(222萬元)。也就是說只要兩百萬元左右就可以入手歐系豪華品牌的C-Segment休旅車,相較於以往250萬元起跳的門檻,可說是低了不少。
而就在發表會不久之後,汎德也舉辦了兩天一夜的媒體公辦試駕,車款統一為X1 sDrive20i xLine,路線涵蓋了市區、高速公路與山路,總行駛里程大約在200公里左右,除了可以讓我們細細的品味她在各方面的大幅進化之外,也凸顯了汎德寄予這部熱門車款的厚望。
再次親眼目睹大改款X1的那一刻,立刻被她獨特且極具個性的設計所吸引。融合了X家族動感血脈的精神,卻帶來了更為運動和性能氣息的輪廓線條,並以放大的車身尺碼展現出年輕活力。與上一代相比,大改款X1的長寬高來到 4,500 mm(+53mm)×1,845 mm(+21mm)×1,642mm(+44mm)、軸距為 2,692mm(+22mm),但風阻卻反而降到了0.26Cd。而其中至關車室舒適性的軸距部分,大改款X1甚至比潛在競爭對手LEXUS NX還+2mm,也因此造就了其不用委屈家人的寬敞後座空間。
沒有追隨新世代設計的大鼻孔後塵,但大改款X1的面容依然前衛立體;中央新世代一體式雙腎型水箱護罩和霧銀直柵的搭配,讓車頭造型更加方正鮮明;標配高階全新光型變化智慧LED頭燈,遠光燈更具備Matrix 矩陣式燈源,擁有包含主動轉向、遠光燈智慧遮蔽防眩等功能,搭配銳利纖長的倒L型日行燈條,賦予其濃厚的運動跑格;車側肌理線條與新世代平整化車門把手設計相得益彰,使車身造型更顯流暢洗鍊;厚實的車尾線條,結合了全新燻黑L型3D立體尾燈造型,運動化擾流尾翼亦傳達著率性態度;車身細節以霧銀色飾條細膩點綴,包括前下氣壩、側裙和後保桿兩側,層層堆疊出一種豪華質感,搭配上霧銀色後視鏡蓋,在動感與細膩質感之間取得絕佳平衡。
一般來說即便是豪華品牌,我也不會對入門車款的內裝抱有太多期待,但大改款X1徹底顛覆了我的成見!沿襲了iX與2 Series Active Tourer的新世代科技風格、懸浮式排檔座和撥桿式排檔,前衛氛圍滿點外,亦有效的釋出了不少的車室空間;跑車多功能真皮方向盤、Sensatec透氣皮質雙前座電動調整座椅與豪華型雙區恆溫空調等細節,都讓我對這款車的內飾更加讚不絕口。試駕車標配雙前座跑車座椅,搭配霧銀與Fine-wood尤加利木紋飾板交互妝點內部,徹底告別以往幾乎一片黑的陽春感。
而最能代表大改款X1所擁有的先進科技的,就是採用懸浮式曲面螢幕的10.25吋虛擬數位儀錶和10.7吋中控觸控螢幕,以及iDrive 8.0使用者介面。採用與智慧型手機相同的圖像式繁體中文介面,讓我可以更直覺地掌握與設定車輛的各項資訊,與車輛之間的互動變得更緊密。不過也由於大量的實體介面都已經被10.7吋中控觸控螢幕所取代,所以在使用習慣上就需要有所調整,如空調就是其中之一,光要關個外循環就必須要按三次才能如願。另外我注意到了BMW智慧語音助理2.0,可以讓我可以用更自然的語言和車子進行對話; BMW手機數位鑰匙2.0讓則只要將iPhone放在身上,車子就能自動感應解鎖,並能輕鬆地上車並啟動車輛,讓科技與日常生活合而為一。而頗受好評的BMW Personal CoPilot智慧駕駛輔助科技在大改款X1上面也沒有缺席,試駕車上的車況抬頭顯示器、360度環景輔助攝影、倒車輔助等功能,加上獨一無二的AR擴增實境導航,讓我在不熟悉的路段也能從容應對,非常實用。另外驚喜的則是她還加碼了目前僅在大7與X7上才有的變換車道輔助功能,只要於啟動ACC狀態下輕撥方向燈桿,系統會在自動偵測車道後方無來車後、自動變換車道,徹底消除後視鏡死角所帶來的不安心感。
尺碼、內裝 、科技都進化了,但當我看到她所搭載的1.5升三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時,心裡還是有那麼一點OS,懷疑是否會拖累了她的整體表現,但事實證明我多慮了!這顆引擎擁有156匹馬力與24.5kgm的最大動力輸出,官方數據0到100 km/h加速為8.3秒,搭配第二代48V輕油電系統,將啟動馬達發電機整合於變速箱之中,可於全油門急加速時作動eBoost提供額外19匹馬力與4.0kgm扭力輔助並降低渦輪遲滯,在起步、再加速、油門反應上都有著超乎想像的輕快與靈活,無論是超車或是爬坡都毫不拖泥帶水。
而當車輛行駛速度低於15km/h,鬆開油門便會關閉引擎轉為慣性滑行,有效降低油耗。不過真要雞蛋裡挑骨頭的話,就是其在高負荷爬坡、變速箱未及降檔時會極短暫感受到三缸引擎特有的共振,我的解決之道則是切換到Sport模式,並不影響其整體動力輸出。
很明顯的,大改款X1就是一款家庭取向的中型休旅車,懸吊也是長行程的舒適取向,不過當我在南投山區小試身手時,卻發現她的動態表現比起前代有著長足的進步,車頭的指向性也可圈可點,而且側傾的抑制也不錯,家庭休旅車容易被垢病的軟腳、並造成後座暈車罵人的老問題在她上面應該不會太嚴重。另外由於她的煞車系統已與48V輕油電系統整合,會優先利用動能回收機制減速,到中後段卡鉗才會作動,所以在踩踏腳感上與傳統的寶馬有些不同,但可以大幅降低煞車來令片與碟盤的負擔,滿載家人下山時會更為安心。
新一代的BMW X1在各方面都有顯著的提升,無論是尺寸、內裝、科技還是動力表現,都讓她成為市場上最具有C/P值的家庭休旅車款。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儘管車款定位為入門級,但整體質感並未因此而打折,相反,她成功地擺脫了以往陽春的印象,更接近高階車款的水準。透過這次試駕,可以看出BMW對於新一代X1的期待和自信,相信未來她將成為品牌中的一顆耀眼明珠,也讓更多家庭一圓寶馬夢。
專家觀點
『跨界新準則』
在這波電動浪潮之下,人們對於車款的追求確實多少往純電座駕靠攏。但儘管如此,對於擁有相當成熟電動車製程技術的BMW來說,大改款仍不可就此抹滅內燃機的魅力,也因此X1依舊連袂iX1現身。只能說在試駕之後,這款車確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除了市場區隔的同時,對於跨界休旅族群來說也同樣是調校與設定的典範之作,並演繹出如何在入門車型間擁有水準之上的豪華氛圍。
●同場加映●
對於安全性的追求,讓新世代車款的車身尺碼普遍都有大型化的趨勢,以往小車擠滿一家人的景象也越來越少見。而隨著豪華品牌入門休旅車的逐漸大型化,中產家庭買家也有機會以更為合理的價格晉級,一償成為豪華品牌車主的宿願。
以獨特的線條比例勾勒出極具跑格的動感外觀,整體放大的車身尺碼,搭配後輪拱外推設計及加大輪距,達到降低重心,同時提升運動化的視覺效果。而採U-shaped造型設計的格柵,與更加向前延伸的引擎蓋線條,也讓前視效果增添幾分侵略性。標配售價:181萬元。
外型以新世代設計語彙為基礎,獨特的多邊形 LED 頭燈搭配火炬式日行燈,讓眼神更為銳利;璀璨奪目的鑽石型水箱護罩與運動化保桿的結合,凸顯 GLA 的運動越野風格。2,729mm軸距不僅比前代車型提供更充裕的膝部空間,1,611mm的車高也替後座頭部空間獲取更多餘裕。標配售價:21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