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一場意外的通貨膨脹破壞了「物美價廉」的核心價值,大家切身感受、強烈又具體的指標有兩個,第一,「銅板美食」已成遙遠的記憶,即使是最基本的排骨便當也都漲到一百多元,又貴又難吃;第二,「日本好便宜」吸引台灣遊客瘋狂赴日觀光,但是,以台灣與日本的服務水平相較,台灣憑什麼比日本貴?
過去兩年,「漲價」成了多數商販老闆們的慣性,理由一律是雞蛋、蔬菜等原物料價格上漲,再加上員工不好找等等。剛開始漲價是COVID-19期間生意不好,為了維持一定的收入,維持店面最基本開銷而漲價,但是,不久之後就演變成你漲我也漲的比價心態,觸發經濟學教科書上最典型的「通膨預期心理」效應,商家為了漲價而漲價,去年迎來COVID-19解封後的報復性消費,外加觀光客消費潮,店家一漲再漲還是照樣生意興隆。幾輪下來,原本70元的排骨便當現在得120元,原本150元的牛肉麵漲上220元,而滷肉飯加上小菜要價200元也屢見不鮮。
狂漲亂漲的餐飲服務費用,是台灣通膨高燒不退的核心病灶。尤其是去年四月之後,食物、衣服、通訊等費用都已經顯著回跌,唯獨餐飲服務類繼續飆升,主計處的記者會每次都會提到「外食費用上漲」是通膨的推力,包含外食費在內的服務類物價指數,一路飆升到7%的年增率,是整體通膨指數的一倍多。
其實蔬菜水果與雞蛋價格早已回跌,外食費用漲價卻還是高燒不退,從六月、七月的官方統計來看,整體通膨率已經顯著回跌至2%以下,但中式早點、麵食、便當之類的餐食還是漲5%上下,西式速食漲約6%,還有,旅行的開支增加更是恐怖,旅館住宿費、國外旅遊團費都還漲22%以上。
如同許多確診朋友如影隨形、無法治癒的咳嗽與頭疼,餐飲服務價格飆漲是台灣經濟的「長新冠後遺症」,不會致命卻分分秒秒都是困擾。照理說,調升利息、消除通貨膨脹的預期心理是中央銀行的任務,然而實務上台灣央行絕對不可能為了抑制餐廳漲價而去調升利息,也不會有政府官員為了「難吃的120元排骨便當」幫消費者抱屈,長新冠的通膨後果,都得老百姓自己買單。
一場新冠疫情,搞出滿街又貴又難吃的庶民外食,毀壞了台灣物美價廉的幸福感,有誰來替老百姓講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