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2 05:58 臺北時間

【產官聯手拚風電4】補強風場融資綠色金融免斷炊 CIP提三建議中信銀點最大挑戰

mm-logo
財經理財
業者認為政府應正視風場融資問題並建立機制。右起陽明交大教授葉銀華、中國信託銀行副總李靜婷、國發會產發處長詹方冠、勤業眾信合夥律師林孟衞。
業者認為政府應正視風場融資問題並建立機制。右起陽明交大教授葉銀華、中國信託銀行副總李靜婷、國發會產發處長詹方冠、勤業眾信合夥律師林孟衞。
除了國產化,風場融資問題也受到各界高度關注,尤其本國銀行投資風場意願高低,攸關台灣離岸風電併網時程能否如期,究竟政府如何在專案融資的推動與降低融資風險?與會專家與業者也透過「2023離岸風電高峰論壇」一起打開多元的對話與建議。
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台灣區塊開發計畫財務長Thomas Correll以過去豐富的風場融資經驗鄭重提醒,未來2至3年,台灣約有8GW風場需要完成專案融資,融資規模上看5百億美元,挑戰巨大。
「針對融資問題,政府首要任務就是鼓勵本土銀行積極參與,過去幾年外資對台灣離岸風電融資已逐漸逼近上限,台灣政府得更認真思考如何靠自己力量。」Thomas Correll說。
Thomas Correll並建議政府應持續提高出口信貸機構(Export Credit Agency,ECA)信用擔保比例,另基於國內目前只有台積電擁有國際信評,若可設計一套機制確保可融資的企業購售電合約,將有助讓台積電以外的國內企業解套買得到綠電,也能讓履約獲得控管。
事實上,政府早就看出開發商擔憂的問題。為吸引本土資金投入離岸風電,國發會從2020年起,分別透過國家融資保證機制、促進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產業兩大機制,補強國內綠色金融,到9月底為止已通過10案、累計融資金額141億元。
話雖如此,國發會產業發展處長詹方冠坦承,即使承作案子已從10億元擴大到40億元,但規模仍不算大,期望進入第三階段區塊開發,融資保證機制能發揮更大功能;此外,今年九月推出的綠電信保機制,也有助簽署購售電合約的企業進行履約擔保,確保風場得以順利融資及開發。
提到本土金融機構參與風電專案融資,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簡稱中信銀)堪稱是領頭羊。
中信銀企業融資部副總經理李靜婷分享,中信銀在這塊業務早就與國內供應商、開發商往來多時,甚至多次協助開發商深入了解台灣企業在國際上的地位,她甚至以「中鋼一張紙,勝過所有ECA」形容當時參與中能風場的專案融資案例,證明團隊在各項融資財務評比的努力。
不過,李靜婷也點出,進入第三階段區塊開發,本土銀行現階段投入專案融資碰到的最大挑戰,是開發商躉購費率採零元的競價問題,希望政府正視。
更新時間|2023.11.02 05:5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