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2 05:58 臺北時間

【產官聯手拚風電2】離案風電本土化成效顯著有祕辛 產發署長:同仁們做到快哭出來

mm-logo
財經理財
《鏡週刊》舉辦的「2023離岸風電高峰論壇」人氣爆棚,顯示國內產官學各界人士對於能源轉型的高度重視。。
《鏡週刊》舉辦的「2023離岸風電高峰論壇」人氣爆棚,顯示國內產官學各界人士對於能源轉型的高度重視。。
至於眼前最立即的挑戰,是經濟部3-2期國產化鬆綁規定,雖然已從過去必選變成全自選,但最低門檻得70分才能投標,草案公布至今,開發商與供應商意見仍待整合。
針對國產化政策的議題,負責規劃的產發署長連錦漳在這次論壇也幽默地說:「一定會調整,但也需隨波逐流,否則我會活不下去(笑)。」之後又堅定地說:「調整過程,不會放棄扶植本土產業。」
連錦漳指出,從2018年到2023年,透過離岸風電的本土化推動,已累計732億元建廠投資,產值高達866億元,並提供4千多名就業機會,以實際投產的狀況,從協助廠商建廠、技術移轉到量產,目前水下基礎廠商平均月產能已有3座、每月也能提供風機10支葉片與12套鑄件。
「同仁們做到快哭出來!」連錦漳以此形容推動國產化的不易,並生動地以「包婚包生還要註文(台語:包生男或女)。」描述產發署如何親力親為,他舉葉片為例,不但到處拜託台中港協調土地,還得聯繫碼頭運輸銜接,連原料調度都派同仁出馬協助。
「唯有在地供應,才能降低供應鏈斷鏈風險。」產發署長連錦漳再三強調,尤其風場的維運不能完全仰賴外商,「我常說只要綠電穩定,就像水龍頭打開有源源不絕的水(錢)出來,攸關台灣企業與經濟表現。」
20231027ind001
產業發展署長連錦漳強調,風場的維運不能完全仰賴外商,唯有強化在地供應,才能降低供應鏈斷鏈風險。
勤業眾信合夥律師林孟衞也呼應連錦漳的發言指出,一部風機生命週期長達2、30年,維運占風場資本支出高達3成,台灣應積極累積本土運維量能,尤其從國安的角度,更是至關重要。
有關台灣發產離岸風電的急迫性,台灣離岸風電產業協會(TOWIA)理事長暨風睿能源董事長林雍堯睿特別代表業界呼籲:「台灣是出口導向國家,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10月1日上路後,綠電將不只是生產要素,更是參與國際供應鏈的競爭要素,政府務必全力加速推動離岸風電。」
更新時間|2023.11.02 05:5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