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在進出場高買低賣,誤判情勢走向,搞得血本無歸。」彼得前期也是其中一員,選擇權、權證、期貨無一不碰。踏入價值投資後,為了記取每次進出場原因,便逐筆紀錄,「我要讓自己在投資路上,每一步都走得有憑有據,避免類似賭博的行為!」
改變投資策略後,他視「投資」為摸盲盒活動,裡頭有黑球和白球,最終目標是摸出黑球。「我要參加的是,黑球數量高於白球的活動;獲勝機率提高,就值得參與,才叫做投資。」他的功課是去研究每場盲盒活動裡黑球和白球的比例,「比例數量各半、拿到的機率各50%,那這是一場賭注、不是投資,我不會進場!」他說。
攤開價值投資後的成績單,他以長抱10年、累積達227張的仁寶為例,過去殖利率都在6%以上,去年光靠仁寶,股息落袋近50萬元;今年仁寶搭上AI快速列車,股價出現難得一見的漲幅,殖利率掉到4%,他果斷在30元全數出脫。
長抱這麼久、成本價僅18元,出脫不可惜嗎?「仁寶是我一張、兩張慢慢買進來的,但價值好股不少,投資觀念正確,就不怕從頭開始養股!」另一主力股聯強,累積至今70張,成本均價35元,今年領到30萬元股息;金融股更是他的主力族群,中信金、第一金、台新金、玉山金累積共300張以上,年領股息超過50萬元。
和初入市場的投資小白一樣,他也曾撞得頭破血流,入門之作是2000年買進99元的英業達,跌了3年真的抱不住,就在23元認賠出場,「踏上價值投資之前,我還年輕,本金不大,賠也賠不了多少啦!」他苦笑。
彼得在股市裡小心翼翼,不曾大賠,卻和朋友創業慘賠700萬元,「我想開啟新事業,就從投資組合裡出金,沒想到竟然慘賠!」回顧這段往事,他苦笑,在股市裡只是瞎忙,創業卻讓他直接噴掉一大筆。而創業失敗後,他回頭繼續當上班族,並努力挑好股慢慢布局,終於把這個洞給補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