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成我國2050淨零排放之目標,依據2023年2月公布之氣候變遷因應法,今年8月,台灣證券交易所與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管理會共同投資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希望藉由交易平台之建置,有效媒合供需,創造企業減碳誘因,進一步促進低碳生產技術及創新產業發展。
而台灣碳權交易所揭牌後,今年底也啟動交易,正式邁入排碳有價的時代。首批掛牌碳權來自亞洲、非洲與南美洲等7國,按規劃,購買碳權以每噸為單位,每噸二氧化碳當量的價格落在約5~15美元,每日交易時間為上午9點到下午3點30分,目前買方以本國法人為限企業買進碳權後,不能再把碳權放在碳交所平台轉售。
碳交所指出,第一批上架的碳權,是與國際獨立碳權核發機構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合作,數量約5~10個,之後還會持續上架其他碳權商品,企業不用擔心買不到碳權,至於國內碳權最快明年上半年上架。
不過業者認為,初期開放的國際自願性碳權買賣,暫時不能抵減即將開徵的碳費,這與預期有所落差;而外界也關注,在碳交所買入的碳權,是否可以用來抵減歐盟碳邊境管理機制(CBAM),這部分因CBAM不接受購買碳權來用以抵扣,所以企業在碳交所不論購買境外或境內碳權,都不能用來抵減CBAM。
此外,目前碳交所雖然規劃開賣本土碳權,也不代表有很多企業願意把碳權上架,主要是目前取得碳權的企業不多,在制度、碳價不明確之下,多在觀望中。台灣碳權數位經濟發展協會理事長黃釗盈直言,面對碳權交易時代,政府恐怕要祭出更多誘因,才能活絡交易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