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的製作電影的生涯,讓川村懂得如何利用不同媒材的優劣勢來打造作品,他也把這套創作哲學帶到《怪物》上。《怪物》是日劇《東京愛情故事》《四重奏》編劇坂元裕二和導演是枝裕和初次合作的作品,也是是枝裕和繼出道作《幻之光》後睽違28年將編劇工作交由他人負責,去年消息解禁時,兩人恰巧都才結束金馬大師課的台灣行,意外的巧合不禁讓人猜測是否他倆早就約好要合作拍電影。
對此,川村否認並解釋:「企劃案是從請坂元寫電影劇本開始,我非常喜歡他的作品,但要讓擅長寫每集40多分鐘長度的日劇編劇,寫一個兩小時的劇本,讓我很苦惱要如何做球,才能帶來最好的成效?」
川村想到坂元裕二的優勢,「我向他提議,請他寫一個3集、每集45分鐘的劇本,利用他最能發揮的長度與架構來創作。過去也有類似的呈現方式,如黑澤明的《羅生門》,所以我覺得並不需要將編劇侷限在寫兩小時電影的框架中。」
經多次會議討論後,坂元完成故事大綱,故事雖有趣,但川村說:「整個企劃的困難點在主角是小孩,我因此思考擅長引領小孩的導演有誰?發現這人就在日本,就是是枝裕和,立刻提出邀請。他也因為非常想和坂元合作,馬上答應。從結果回看,我們是以編劇、導演各自的強項來完成《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