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音樂產業面對數位的浪潮,終於在 2015 年反映在產值上。根據國際唱片業協會(IFPI)2017 年的報告,全球流行音樂產業歷經 20 年的衰退期,於 2015 年開始逆勢成長,而串流音樂是明顯驅動成長的原因,收入激增六成。
這段期間的排行榜可以發現「大者恆大」的狀態更明顯了。
這段時期,發行後熱度持續的歌愈來愈多,有許多歌發了好幾年都維持在榜上,甚至不減反升。例如 2017 到 2019 年,鄧紫棋的〈光年之外〉、周杰倫〈告白氣球〉上榜次數統計都在前十名內。
2020 年奪下單曲冠軍、臺劇《想見你》片尾曲〈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連續四年上榜次數統計都在前十名內,周興哲〈怎麼了〉更是連續五年有好成績。
歌曲重複上榜的比例持續增加,國片《月老》2021 年底上映,韋禮安獻唱的電影主題曲〈如果可以〉於 2022 年、2023 年天天都上榜,2022 年更有近乎一半的日子都是第一名。對比 2022 年與 2023 年歌曲上榜次數排名,前 15 名就有 8 首重疊,排名前 15 的歌曲有半數不是新歌。
而這段期間也有更多熱門歌曲來自於中國歌手。例如薛之謙〈演員〉、岑寧兒〈追光者〉、于文文〈體面〉、任然〈飛鳥和蟬〉各拿下了 2017、2018、2019、2021 年的上榜次數冠軍,都是 365 日天天上榜的等級。
「串流本來承諾我們可以聽到更多、聽到更廣,事實上剛好相反。」資深 DJ、Street Voice 音樂頻道總監小樹(本名陳弘樹)提到,「大家點進串流之後能看到的、聽到的就是這些歌。我覺得大家現在沒有力氣專門去搜尋什麼歌來聽,動機少很多,因為我們有太多的娛樂、太少的時間。」
小樹指出,「如果我不是一個主動在聽歌的人,我會聽什麼?就是看我的同溫層聽什麼,我就聽什麼,所以它會讓原本就大的,變得更大。」
這個年代排行榜也出現另一個變化,發行 10 年以上的歌曲在榜上變得愈來愈常見。
小樹直言,「大家並沒有很積極去尋找新歌,只要有舊的劇出現老歌,大家就會回頭去聽。當然音樂還是很重要,但主動選擇變得很次要。」
KKBOX 前總裁、前文策院院長李明哲也提到,「我覺得以前華語市場的高市佔率是受限於世界沒那麼平,有天然的屏障在。相較於現在,以前唱片公司要做紅一個藝人相對很容易。現在大家很容易看到世界級的東西,就會比較。」
「現在新歌的競爭對手,是古往今來所有寫歌的人,甚至要回到 18 世紀跟莫札特比。」流行音樂研究者李律(本名李律鋒)指出,競爭者還包括早期的臺灣流行音樂產業蓬勃的那個年代、製作費動輒幾百萬的那些歌。
但這個年代,卻同時是上榜藝人數最多的年代,代表有愈來愈多的歌手被聽見。
對李律來說,2016 年正是他深刻感覺到新一波獨立歌手出現的那一年。當時他在大學當博士後研究員,跟他差了十來歲的學生丟了 9m88 和 Leo 王合作的單曲〈陪你過假日〉給他聽,「那真的是讓人耳目一新!我從小聽流行音樂、當過 DJ、連論文都寫流行音樂,但我第一次發現自己沒聽過這樣的東西。」
李律形容,9m88 和還有後來一大票的新人,給人一種很明確、很強烈的——徹底不管舊時代的媒體、舊時代方法,我們就是來做自己的東西——的感覺。
「這不是緩步成長,而是跳躍式的革新,他們直接跳上去了。」他提到,在這個時代出生的年輕人出生聽的音樂,不被語種限制,從小就跟國際接軌,「過去當然也有,就像陶喆、李玟,他們從小在美國長大,但能踏進主流的就是這幾位,非常非常少。」
李律提到,以前的音樂人把專輯賣到國外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如果成功,也都會是預先設定好的策略,「但現在不是,現在的音樂人不會設定我的音樂要賣到哪裡、賣給誰,這就是新世代音樂的特質,跨文化、跨語種,完全把觸角伸到全世界。」李律說。
文策院策略研究處處長林喜雯也提到,流行音樂的企劃、歌曲製作、行銷與發行,隨著各年代閱聽者所使用媒介的變化而不斷更新:2010 年代以來,隨著網際網路與社群媒體的發展,流行音樂也更仰賴這些工具;同時,流行音樂的製作成本,也隨著科技發展而更加大眾化。藝人不再需要仰賴唱片公司資源,便可自行製作作品,並透過自媒體出道,也因此,新興與獨立藝人如雨後春筍般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