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劃案「THE TOKYO TOILET」由知名品牌UNIQLO母公司Fast Retailing執行董事柳井康治發起、和日本財團合作,邀請16名藝術家重新設計澀谷區17處公廁,打造「無論誰都能舒服使用」的公共空間,實現日本款待精神。
廣告公司電通的創意總監高崎卓馬、也是電影《我的完美日常》編劇兼製片解釋:「公廁總設在公園最不起眼的地方,難維持整潔,導致民眾使用意願不高,公廁企劃的宗旨是請藝術家協助改善現況。而為讓每個人都能珍惜使用公共空間,我和柳井決定做一個藝術企劃。」兩人經多次討論後,希望拍一部以廁所清潔工為主角的短片,並鎖定《慾望之翼》導演文溫德斯執導。
「我們都很喜歡文溫德斯,他對建築很有研究,也拍過紀錄片、寫真集,又非常喜歡東京與小津安二郎導演,覺得他能理解這個企劃案,就算遭拒絕,也會是個有趣的邀約經驗。」
兩人寫信向文溫德斯說明,主角雖是虛構人物,但希望用紀錄片風格呈現,並請役所廣司演出。以東京為故事舞台及少見的主角設定,很快就吸引文溫德斯點頭加入。
說到選角,高崎坦言:「役所廣司在日本是神一般的存在,當時根本沒有劇本,只跟他說要演掃廁所的男人,其實沒把握能說服他。」他強調清潔工的故事在多數日本電影公司眼裡沒有賣點,但看似有些「奇怪」的企劃反而成為打動役所的主因。
清潔工的故事這看似有些奇怪的企劃,成為打動役所的主因。
役所廣司接受本刊專訪時笑說:「我對公廁企劃很感興趣,再聽到主角是清潔工,身為演員很難有機會接到這樣的作品,加上導演想找文溫德斯,我好奇他是否有興趣拍東京公廁題材的故事。沒想到他很快就答應,且打算拍成長片,對我來說是再開心不過的事。」
劇本由文溫德斯與高崎卓馬共同執筆,耗時4個月完成。文溫德斯先到東京勘景,走訪所有公廁後,針對男主角、清潔工平山的設定,如年收入、居住地、家庭組成、興趣等細節詢問高崎,利用問答方式讓角色逐漸成形。
接著文溫德斯開始尋找平山的住處,高崎推薦淺草與押上一帶,文溫德斯拿著相機到該區域走了2天,選定公寓。接著規劃平山的生活圈,包含澡堂、投幣式洗衣機店和假日去處,他都堅持親自步行確認地點是否合理且符合角色性格,再慢慢構思故事。
勘景期間,文溫德斯喜歡停下腳步注視街邊的樹木。他對高崎說:「每棵樹都存在於所屬的位置,無法複製貼上,各有不同的樣貌。」高崎藉機向文溫德斯介紹日文詞彙「木漏日」,意指樹葉搖曳時所透進的光影。
「木漏日」在英文中無對應單字,文溫德斯卻相當喜歡其意境。高崎指出:「在資訊發達的時代,似乎快速分享相同的東西才有價值,但比起蒐集這些容易複製的事物,親身感受體驗每個瞬間的美更難能可貴。我和導演都覺得能珍惜平凡日常的感覺很好,『木漏日』也成為劇本創作的核心精神。」
比起蒐集容易複製的事物,親身體驗每個瞬間的美更難能可貴。
開鏡前,文溫德斯並未和役所廣司溝通角色,役所表示:「試裝時,導演從造型師準備的服裝中選出適合平山的造型,我也提出看法,一來一往的對話讓我們逐漸達成共識,我也更能按照他期望的方向來解讀平山。」
文溫德斯曾要求役所「遠離電視與網路」,不過役所自招:「我還是有偷看一下相撲比賽,但後來閱讀完成的劇本,才明白導演希望平山的資訊來源就是自己所聽、所看的一切,不僅不看電視,也很少用手機。導演當時希望我體驗那種生活,我有點後悔沒乖乖聽話。」
開鏡前役所廣司跟著「THE TOKYO TOILET」專屬清潔工學習工作內容,也將其精神融入角色。「指導我的那位清潔工對工作有所堅持,甚至準備很多特別用具清掃,深刻感受到他對每個細節都不輕易妥協的精神。聽說他後來看試映看到落淚,覺得平山跟自己很像,讓我覺得很欣慰。」
役所廣司曾參與《藝伎回憶錄》《火線交錯》等海外作品,與來自德國的文溫德斯合作又是不同體驗。他透露:「導演只允許必要的人力留在拍攝空間,美術組、燈光組等完成任務後,只能到空間外看平板電腦監控,場內只留演員、導演、攝影師與口譯人員。」
此外,文溫德斯在片場也不會喊「開拍」「ACTION」等話。役所說:「他一開始就說無論有飛機或救護車經過,都繼續拍,不像其他拍攝現場會在意環境噪音。當導演一聲令下『平山準備一下囉』,那瞬間彷彿平山的生活就開始運轉,由他和攝影師捕捉平山的日常。」
導演一聲令下,彷彿生活開始運轉,由他和攝影師捕捉日常。
《我的完美日常》從希望大眾舒服使用公廁的企劃出發,一步步獲得認同,不只役所廣司以該片獲坎城影帝,電影更獲奧斯卡國際電影獎提名。編劇高崎直言日本電影產業多以營利為導向,喜愛電影的他曾感到挫敗,完成第一部擔任編劇的電影《夏威夷男孩》後,等了12年才再回電影圈製作《我的完美日常》。
高崎說:「若一開始就想著要拿獎、賺錢,不可能有現在的成果。團隊每個人想法都很單純,就是想把電影拍好,和文溫德斯導演一起說好平山這個男人的故事,是《我的完美日常》帶我們走到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