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7 07:00 臺北時間

【翻轉肺癌存活率專題-1】肺癌晚期不等於末期!精準醫療能救命 臺灣治療如何追上國際?

mm-logo
肺癌已擠下大腸癌成為十大癌症首位,若被診斷出晚期肺癌,病人彷彿感覺被判死刑!
肺癌已擠下大腸癌成為十大癌症首位,若被診斷出晚期肺癌,病人彷彿感覺被判死刑!
國人聞「癌」色變,根據國健署2023年公布的癌症登記報告,肺癌已擠下大腸癌成為十大癌症首位,無論發生率、死亡率皆奪冠。若被診斷出晚期肺癌,病患彷彿感覺被判死刑!事實上,隨著醫療科技進步,病人只要積極與醫師討論,制定合適的治療計畫,肺癌晚期不再等於末期。因此醫界呼籲健保署加速給付肺癌晚期的新藥治療,讓病人獲得即時、適切的治療,提升存活率。
20240307mkt001-01
肺癌雖可怕,但目前已有多元的治療選擇,可依據病人癌症基因表現,量身訂做專屬的治療方式,更精準地對症下藥。

肺癌多源自基因突變 早篩與新藥助肺癌擺脫死亡標籤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肺癌是全球癌症死因第一位,也高居臺灣癌症死因第一位。根據臺灣大學癌醫中心醫院楊志新院長指出,包含臺灣、日本、韓國在內的東亞地區,臨床上均以非小細胞肺癌中的「肺腺癌」最常見。與美國肺癌病人超過80%為重度吸菸者相比,臺灣病人絕大多數並非吸菸者,其中又以EGFR基因突變為大宗,占了約50~55%。
對此,國健署推動具國際實證的「LDCT篩檢工具」,協助民眾早期發現肺癌。除了早篩早治療,隨著醫學日新月異,針對晚期肺癌的最新標靶藥物與免疫療法也不斷推陳出新,如以EGFR基因型肺腺癌為例,第三代EGFR標靶藥物是目前治療效果好、副作用也較低的藥物,即使癌細胞已轉移大腦,第三代EGFR標靶藥物對大部份病人還是有效,對疾病惡化也有較佳的控制力。因此,肺癌雖可怕,目前已有多元的治療選擇,可依據病人癌症基因表現,量身訂做專屬的治療方式,更精準地對症下藥。
20240307mkt001-02
健保對於晚期肺癌病人的標靶藥物沒有及時的給付,造成病人即使想治療,也可能面對龐大經濟負擔。

健保給付標準沒跟上 晚肺病人治療選擇相對受限

不過,國健署透過LDCT落實早期篩檢,遺憾的是健保對於晚期肺癌病患的標靶藥物卻沒有相對應的給付,同樣以第三代EGFR標靶藥物為例,病人須等到腦轉移後並符合特殊基因突變資格的嚴峻條件,才能獲得給付,病人若選擇自費則必須面對龐大的經濟負擔,猶如被健保遺棄的孤兒,錯失早期治療的黃金良機。
20240307mkt001-03
臺灣大學癌醫中心醫院楊志新院長表示,臺灣醫師在晚期肺癌的治療指引上與國際接軌,但在新藥使用上卻因經驗過少,恐讓臺灣在用藥上無法進步。(楊志新院長提供)
楊志新院長表示,臺灣醫師在晚期肺癌的治療上雖與國際接軌、接受最新消息並參與臨床試驗,在新藥研發時臺灣都有參與,卻因為健保不給付而無法使用,「這會導致我們的癌症治療成績比日本或韓國差,因為他們都有給付,再加上很多新藥研發都要靠使用經驗去累積起來。如果我們還在用前一代藥物的話,根本沒辦法進步。」換言之,臺灣若能調整健保給付標準,讓醫師有更多採用第三代EGFR標靶這類新藥的機會,除了對病患幫助很大,也有利於臺灣醫師收集相關臨床數據,追上國際腳步。
臺灣在健保限縮給付的現況下,病人每年自費醫藥費動輒就要上百萬元;若效果良好,也可能需要接受持續數年的療程,對病人和家屬來說都是非常沉重的負擔。楊院長提及,因為自費費用龐大,有時候反而不知道該不該讓病人知道有新藥的選擇,就怕造成病人心理上的負擔。更有醫師提到,過去就曾發生過病人自費療程,療效也不錯,但因經濟無法負擔而被迫中止治療、延誤病情,這都不是大家所樂見的。
20240307mkt001-04
美國早年的晚期肺癌病人存活率大概只有6%,但過去這兩三年來,五年以上的存活率可高達25%,甚至有可能被根治。
20240307mkt001-05
在美執業26年的陳敏鋑醫師說,若能在肺癌早期便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可有效防止肺癌轉移到腦部,是治療晚期肺癌的首選,最好能盡快納入健保第一線使用。(陳敏鋑醫師提供)

回歸健保合理給付 及早治療創造三贏局面

在美國Tacoma綜合醫院癌症中心腫瘤內科執業的陳敏鋑醫師說,26年前美國晚期肺癌病人的存活率大概只有4%-6%,但過去這兩三年來,五年以上的存活率已提高到25%,甚至有可能被根治。陳醫師提及自己一名晚期肺癌病人,雖然不是EGFR基因突變的肺腺癌,卻因標靶藥物而延長了八年的壽命!這在過去是連想都不敢想的,美國在肺癌新藥使用上,只要情況允許,醫師便會優先提供病人,盡可能讓病人接受及時適切的治療;陳醫師強調:「精準醫學加上標靶和免疫治療,將病人的存活期延長、獲得好的控制,近期的改善可說是非常明顯!」
肺癌新藥推陳出新,顯著效果讓病人趨之若鶩,但受限於目前健保限縮給付的現況,許多病人改而尋求商業保險。商業保險或許能減輕病人的經濟負擔,但楊院長提醒,還是得仔細審視其中給付條件、比例和期限等條款。另一方面,病人為了申請保險給付,可能進行不必要的醫療行為而造成醫療資源浪費。真正要達到保障病人的治本之道,還是應該靠國家的健保體系來救濟與支應。健保資源即便有限,但還是要放在刀口上,肺癌已是台灣癌症死因之首,政府應正視醫界的呼籲,擴大新藥健保給付範圍,如此才會是肺癌病人、醫界與健保體系三贏的局面。
更新時間|2024.03.28 11:53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