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3月,位於宜蘭傳藝中心內的Mao's樂陶陶(後簡稱樂陶陶)體驗店甫開幕,平日下午就有5組親子客預約做拓印盤,第二代老闆毛選媛溫柔指導4歲小客人將雙手塗上獨家調配、顏色粉嫩的油畫釉,「來,我們小手手在盤子上壓大力一點點喔,等下媽媽在旁邊寫字。」孩子可以印上手印、腳印、屁股印,或與家人一起拓印全家福,在親子界深受歡迎。
樂陶陶首間體驗店落腳宜蘭,而非起源地鶯歌,因為毛選媛與姊姊毛潔軒想讓鶯歌陶瓷走出去。樂陶陶已有44年歷史,主要生產碗、盤、碟等陶器,首創碗底寫有「飽、愛、囍」等字,也提供客製化設計、改字,概念圍繞著愛與家庭,站穩禮贈品市場,如金馬影展、白蘭氏、台北101都曾主動請她們客製禮品。
沒想到溫馨商品的誕生,竟經過激烈家庭革命,毛選媛笑說:「我爸覺得我們做這什麼東西,他做的是1件幾十萬元的陶藝品,認為我們走回頭路。」
父親毛昌輝10年前中風,現已退休,因採訪來到窯廠,滿臉慈父笑容,還叮囑記者先吃飯再工作,令人完全無法聯想到嚴父形象。毛選媛反倒像嚴女,經常提醒父親拍照要笑,不能駝背,幫他梳理頭髮,「如果看到他以前樣子,你應該不敢跟他講話,他中風後很像換了靈魂。」
樂陶陶前身為毛昌輝創立的祥鑫窯,1990年代為鶯歌最大窯廠,出生於屏東窮苦家庭的他,背負出人頭地的冀望,不自覺逐起高冷心牆。他是家中唯一念大學的小孩,文化大學化工系陶業組畢業後,在鶯歌陶瓷廠工作2年,「那時候陶瓷市場正要興盛,所以創業。」他偶爾因中風詞不達意,兒女們立即補充說明。
祥鑫窯創立初期,幫人代工小陶偶外銷,毛昌輝因熱愛藝術創作,3年後很快轉型做花瓶、茶具等實用類陶瓷,長女毛潔軒很佩服父親總作市場第一,「當時市面上產品大多是素色,彩繪也是找附近阿姨1人畫1撇,他就要做成藝術品,找復興美工、藝專畢業的畫師,培養專門的拉胚師傅,引領鶯歌陶的趨勢。」
毛昌輝特別喜愛畢卡索、莫內、克林姆的油畫,常帶小孩上故宮、美術館,毛潔軒記得:「他會一直講解,連導覽員都來聽,他很講究看畫要看進去畫裡面,要身歷其境的感覺。」
窯廠3樓擺放大量毛昌輝的早期作品,他不顧女兒擔心凌亂,興奮地請記者參觀,宛如賞畫一般,從水墨層層暈染的山水畫、以大膽線條與色塊勾勒的印象派人臉,到前衛的女體描繪,風格多變,「你摸這個,浮雕的。」他為陶藝品做出立體肌理感,獨創色彩如油畫筆觸的油畫釉,小女兒毛選媛講解:「早期鶯歌做陶瓷都買現成的釉,但爸爸是化工背景,都自己調配釉藥,有的要上3層,才會看起來有層次,再經過1000多度來回燒2次以上,難度很高,也很耗時間。」
毛昌輝的作品風格獨樹一幟,毛選媛回憶銷售盛況:「他早期不用行銷,遊覽車1台接1台來買,建國花市盤商都會來包窯(單次燒窯大小件作品全買),怕搶不到,價格從5000到2萬元都有。」毛昌輝的作品也越做越大件,從實用跨入藝術擺設領域,不少公司老闆是收藏家,價格最高的作品為瓶身手刻《心經》經文的花瓶,要價80萬元。
祥鑫窯如何從藝術陶轉型到樂陶陶的平價生活陶?詳細報導請點入: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40326bus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