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已經滿手高股息ETF或市值型ETF,那麼不妨多囤一些債券ETF這類『防禦性資產』,握有一副安全牌;存債不是著重在眼前的價差,而是當多頭轉彎時不怕翻船,為自己保有彈性。」投資達人、大學財金系教師鄭詩翰強調,股和債是翹翹板的概念,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要有多元資產,分散投資風險。他提出3招卡位債市當債主。
1、鎖定高殖利率,穩領息
「去年第一季是20年來難得一遇的債市好買點,等降息啟動再進場,就錯失良機了。」鄭詩翰保守預估美國基準利率將從5%降到3%,有2%的空間,以投等債ETF的存續期間11~15年計算,未來啟動降息,投等債ETF可產生20~30%的正報酬。
至於先囤公司債再買公債,他說,「去年2月,公司債的殖利率約5.94%,比政府公債3.95%高出一截,因此先卡位公司債,可先享受穩定的現金流。」他透露,目前手上就持有富邦全球投等債(00740B)百張。
2、盯信用利差,趁價格下跌進場
公司債屬於有信用風險的債券,鄭詩翰教戰,囤公司債要緊盯「信用利差」這項指標,「當信用利差飆高、短線價格暴跌時,抓準時機進場,對應美國投等債的『總報酬指數』走勢來看,都可賺到肥美的價差,就算無風險利率走勢難料,但後續的信用利差收斂,也能為公司債提供一定程度的防護。」
3、打安全牌,入手違約率低的投等債
「買進違約率、利率風險都較低的投資級公司債,是因為我平常都有在投資股市,資產部位不應該只有一種。」鄭詩翰說,股市賺來的錢,拿去存債券ETF,至少遇到股市崩跌的時候,債券ETF可以有效降低資產波動。
此外,AAA~BBB的投資等級債歷年平均違約率0.05%~0.08%極低,且每年領息5%不用課稅(未達海外所得670萬免稅門檻),「時間和利率都站在我這邊,降息時手上的債券又變得值錢,屆時可以運用的子彈就更多了!」鄭詩翰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