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經濟顧問公司CVL Economics今年初公布的調查報導,去年美國影視、動畫、音樂和遊戲產業中,有7成2的企業在產製內容過程使用生成式AI,不同產業的應用程度,以及要在哪一個製程導入,狀況各不相同。以影視和動畫產業為例,多數是在後製階段使用生成式AI,應用範圍包括建置3D模型或角色背景設計等。
台灣也有動畫業者嘗試把生成式AI導入製作流程。以動畫影像製作和原創IP開發為主的木下曰本動畫公司,作品有原住民題材的動畫電影《CEMACEMAS》、短片和漫畫,也參與排灣族歌手Kivi的歌曲〈我所思念的〉MV製作。為提升動畫品質和流程,近期導入AI繪製技術,在創作階段擁有更多選擇和想像空間,為中期製程增進工作效率,同時減少後期逐格修正的時間、節省成本。
木下曰本的製片兼設計師高捷表示,動畫需要大量精細分工,有了生成式AI輔助,可讓每位畫師的風格趨近一致。因AI模型訓練涉及著作權問題,該公司產製內容均為商業用途,為避免爭議,他們使用自有內容訓練AI模型。
他們在開發階段還是會採取傳統的創作流程。高捷說明:「我們有發想,有故事觀,並依據故事觀去設計角色。之後再利用我們自己的AI學習,去學習角色的細部特徵,且利用畫風跟角色模型去做不同的產出。」
目前,木下曰本擁有4個專屬的畫風AI,主要使用於導入各式不同的場景和環境,讓導演可以加速發想或製作階段。不過,雖然利用生成式AI工具的目的是加速原創內容的創作,現階段不論訓練角色或畫風模型,都需要較長的調整時間;如何讓AI生成作品更具人味,也是目前面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