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不少資深藝人如邰智源、羅時豐、胡瓜皆跨足自媒體,建立自己的YouTube頻道,創下點閱佳績。被問及是否有意投入經營自媒體,王鈞笑稱自己「年紀太大」,恐怕不適合。
王鈞話鋒一轉表示,不只幕前的主持人表現出色,不少資深製作人其實都非常聰明,亦跨足傳統綜藝與自媒體。他以沈玉琳為例:「沈玉琳當初就是因為當製作人賺不到錢,後來想開了才轉戰幕前,靠著插科打諢走紅。」他表示,早期在台灣製作綜藝節目是可以獲利、光榮的事,後來產業、環境不好,就變得非常辛苦。
「包括李慧蘭在內,我帶過的製作人都很優秀,他們其實都可以嘗試做自媒體,不像沈玉琳那樣外向也沒關係,可以做幕後的策畫者。」王鈞說。
台灣綜藝常面臨經費不足問題,去年6月王鈞與李慧蘭共同創立喜盟娛樂,希望藉新創公司爭取國發基金支持,並在申請提案中以《我的成長》為主打內容。今年1月,喜盟娛樂順利獲國發基金創業天使投資逾1,000萬元,注入資金活水。
《我的成長》由李慧蘭擔任製作人,結合訪談與戲劇,以「大咖演大咖」還原藝人成長故事,10集總製作費約2,500萬元。李慧蘭表示,王鈞教她做節目要有「創意與榮譽感」,「這是我的核心理念,我會一直放在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