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今(18日)召開理監事會議,該協會理監事成員,包括寶晶能源、大亞集團、森崴能源、中租迪和、台泥儲能、雲豹能源、泓德能源、台灣韋能能源、寶島陽光再生能源、永鑫能源、力暘能源與三地能源等經營高層,會後特別撥空,針對產業發展的現況與困境與媒體進行交流。
光電永續協會理事長蔡佳晋表示,當前,台灣積極發展半導體與AI產業,而這些產業都亟需要再生能源的支持,尤其是半導體業者;因為,在國際科技品牌客戶對RE100的要求下,台灣科技業者對再生能源的需求迫在眉睫,尤其是有護國神山之稱的台積電。
與會人士A先生表示,放眼所有的再生能源,地熱尚在萌芽期,短期之內很難產出具體的貢獻,能夠寄望的大概就是離岸風電與太陽光電;而以建置時間來看,太陽光電應該是最有效而且能最能快速協助半導體與AI業者達成RE100的方法。然而,當前,太陽能因能源用地受限,中央與地方審查速度太慢,加上社會輿論對光電業者的誤解,導致光電案場開發受阻。
針對光電案場開發頻頻受阻,與會人士B先生感嘆地說,太陽能業者若順利通過中央與地方兩道審查關卡,確定案場可以施工之後,地方的黑道等牛鬼蛇神認為你(開發商)未來會有收入,就會假借各種名義找上門,跟開發商要錢。但在面對、煩惱、解決這個問題之前,開發商得先有案場可以動工。然而,很多開發商現在是連煩惱黑道上門的機會都沒有,因為不是中央卡關就是地方卡關。有些外資撤出台灣市場,根本不是碰上黑道問題,而是在台灣花了兩、三年,案場一點動靜都沒有,最後總公司決定撤資,把資源移往其他亞洲地區。
與會人士C先生苦笑地說,自己一直期待大面積光電案場的開發有撥雲見日的一天,因此無論是地方溝通或媒體溝通都全力以赴;但自從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發生霸凌事件之後,他對於案場的開發是越來越悲觀。因為這件事情已經產生蝴蝶效應、寒蟬效應,有些地方主管機關的主管根本不敢開口要求基層的公務員處理事情,當基層公務員毫無作為時,這些主管只能放任事情繼續拖下去,讓業者乾著急,讓案場開發雪上加霜。
面對整個光電開發商集體的焦慮,蔡佳晋呼籲,一地兩用不是唯一解方,必須要屋頂型、漁電型、農電型與地面型四箭齊發,齊頭並進方能達成2026年20G,2030年再生能源使用率30%的目標。
蔡佳晋進一步表示,光電與農村結合的地方創生是地面型光電發展的解方。以農村為主體,規劃光電配置,與符合地方創生的產業,並真正落實地方回饋,讓地方居民有感,真正做到與農村共存共榮的光電產業,才是解決農業與光電困境的良方。
老實說,整個再生能源界都在等待一個「人」,一個有魄力、有思考能力、有行動力,能夠加速再生能源推動的人,只是不知道賴清德總統是不是已經找到這個人?解決台積電等高科技業者的再生能源採購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