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2 18:35 臺北時間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釀6死  監察院糾正北市府「錯失採樣黃金期」

mm-logo
時事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共釀成6人死亡。(本刊資料照)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共釀成6人死亡。(本刊資料照)
去年3月位於台北市的寶林茶室發生35人食品中毒事件,病患食用炒粿條、滑蛋河粉等餐點,並於用餐後出現腹痛、噁心等身體不適症狀,共釀成6人死亡。監察院今(22日)公布調查報告,並指出台北市政府辦理此案時警覺性不足,未在第一時間採樣食物檢體,錯失採樣黃金期。
監察院今公布調查報告,指出台北市政府辦理寶林茶室食品中毒案件,專業警覺性不足,於被害人已住院休克,未即時進行下架、保留、封存等預防性措施,亦未第一時間採樣食物檢體,錯失採樣黃金期,肇致案件迄今仍未查獲病原菌來源,監察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於今通過監察委員王幼玲、張菊芳、田秋堇對台北市政府所提之糾正案。
監察委員表示,北市府於去年3月24日中午即接獲新北市政府通報2件疑似食品中毒個案,且其中1名個案已休克住院,惟該府稽查人員遲至當日傍晚始至寶林茶室現場稽查,對於餐廳疑似問題食材及餐點亦未進行下架、保留、封存等預防性措施,致使同日仍有8名民眾陸續至該餐廳用餐,引發腹瀉、腹痛、嘔吐等食品中毒症狀。食品中毒案件發生當下,北市府未能及時阻斷問題食品供應,危及民眾健康權益,核有怠失。
監察委員指出,北市府衛生局定有《食品中毒事件通報、調查、採樣及送驗作業程序書》,該程序書已明確規範,稽查人員對於可能與食品中毒事件有關的檢體,包括嫌疑食品、剩餘食品或備份食品等,均應考慮列為採檢標的。但北市府於接獲食品中毒案件通報後,2次至寶林茶室現場稽查,於個案表示餐廳「炒粿條」有發苦、發酸異狀,且個案已住院休克甚或死亡等情下,均未針對餐廳食材及餐點進行採樣,而僅抽驗廚師手部檢體及菜刀、砧板等環境檢體。
此外,食藥署對於食品中毒案件涉案業者之停業情節認定,未有明確準則,逕交由地方政府衛生局自行判定,目前僅4直轄市訂定相關作業原則,且判定業者停業之樣態及基準各異。而食安法相關法規雖規範餐飲業者應完成產品責任保險之投保,惟本案發生前,食藥署對於食品業者投保狀態未建置勾稽比對機制,以掌握食品業者投保情形,均有損消費者權益,監察委員要求食藥署應確實檢討改進。
監察委員王幼玲、張菊芳、田秋堇強調,食品中毒案件成因分析,與食品中毒案件之檢討防治密切相關;餐飲業從業人員製備食品之衛生素養及知能,亦攸關我國食品安全衛生之落實。食藥署允建立食品中毒案件監測及預警機制,強化餐飲業者自主管理,並研議加強受害者救濟保護相關可行性措施,以降低食品安全事件之危害。
更新時間|2025.01.22 18:35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