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2日公布的對等關稅名單中,台灣在表上列居第4,我對美關稅為64%,以此推算美將對我實施32%的關稅,半導體部分暫時豁免;其餘全球各國中,被美國課徵最高關稅的是柬埔寨的49%,另外中國為34%、泰國37%、瑞士和印尼為32%,歐盟20%、日本和韓國分別為24%、26%。

朱立倫透過臉書發文表示,美國將對台灣產品課徵32%的對等關稅,台灣產業界憂心忡忡,全國人民更感到震驚與疑惑,「拿走台積電在前,鉅額關稅在後,台灣為何幾乎淪落到與貿易制裁國相似的境地?」對於賴清德總統先前稱現在是「史上最好的對美關係」,他質疑為何台灣在台積電投資美國千億元、政府購買大量天然氣和軍備,卻同樣遭到美國懲罰性的對待,認為這是反映民進黨執政下的台美經貿關係已出現嚴重溝通障礙,質問賴政府是否有思考如何因應。
事實上,川普的對等關稅大刀影響的範圍不是只有台灣,歐洲各國、日本、澳洲也先後表態,認為川普此舉並未考量到美國與他們之間的關係,呼籲美國政府不要實施此一政策,我國行政院也回應表示,所謂對等關稅有許多不合理之處,無法反映台美之間的貿易關係。
賴清德晚間發文透露,下午已和副總統蕭美琴,與行政院長卓榮泰院長、副院長鄭麗君,以及行政、國安團隊多位成員到官邸,針對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包括對台灣在內,超乎各國預期的關稅的整體情勢,以及對產業、總體經濟可能帶來的衝擊,政府因應的整備工作等,聽取團隊的各項報告。
賴清德指出,這項以貿易逆差為核算基礎的「對等關稅」政策,並未能合理反映台美間貿易結構的高度互補和實質的貿易關係,諸如台美間近年貿易逆差,主要來自於我國產業配合川普總統第一任期內對於科技管制等相關政策、美國對台灣資通訊產品需求而來,卻成為課徵高關稅的原因,都讓我們感到不合理,並對後續這些措施可能對於全球經濟的衝擊感到憂心。
卓揆和行政團隊也在會議就這項關稅措施的衝擊評估,以及經濟、財政等各相關部會的產業支持措施與經濟金融穩定方案,向賴總統進行報告,特別是在對等關稅實施下,台灣的產業與經濟如何將衝擊減至最小,並且持續確保全球競爭力。
賴清德請卓揆和行政團隊要在最短的時間就整體情勢及政府的整備工作,向國人做完整說明,並持續與產業緊密聯繫,以給產業最大支持、穩定經濟情勢為目標。同時,也請卓揆指示相關部門,對於這項關稅措施的不合理之處,持續與美方強力交涉,務必維護我們國家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