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0 07:59 臺北時間

美國出手了!證實洽談入股英特爾10% 美部長:晶片生產不能依賴台灣

mm-logo
國際
美國商務部長坦言華府正在與英特爾洽談收購10%股份。(取自Pexels)
美國商務部長坦言華府正在與英特爾洽談收購10%股份。(取自Pexels)
美國政府近日被曝有意入股晶片大廠英特爾(Intel),市場傳言如今獲得證實。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19日接受媒體訪問時坦言,華府正與英特爾洽談收購10%股份,並強調美國必須掌握本土晶片製造能力,「我們不能依賴台灣」。
外媒先前引述知情人士指出,白宮正討論將《晶片與科學法》(Chips and Science Act)的補助款項,直接轉換為英特爾的股權。若協議成形,美國政府可能成為英特爾最大股東,卻不會擁有投票權或干涉公司治理。盧特尼克也解釋,此舉並非介入經營,而是將補助轉化為投資收益,讓納稅人能獲得回報。
他同時批評前總統拜登推動的晶片法案,僅提供半導體製造商鉅額補助,卻未給予美國人民實質好處。他直言:「我們為什麼要把錢無償交給一家市值1,000億美元的公司?川普的想法是,補助應該換成股權。」
英特爾是晶片法案的最大受惠者,光是商業製造補助就獲得79億美元,另有30億美元的軍事專案資金,還可申請110億美元貸款。外界認為,若美國政府正式入股,將為近期裁員與縮減支出的英特爾注入強心針,也可能為華府日後與其他晶片大廠洽談入股鋪路。
盧特尼克更進一步指出,全球99%先進晶片目前集中在台灣,但台灣距離美國9,500英里,卻僅與中國相隔80英里,過度依賴存在風險。他透露,美國已與日本、南韓展開合作,計畫將部分晶片產能轉移至美國,以降低對台灣的依存度。
更新時間|2025.08.20 07:5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9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