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李綜合醫院副院長、神經外科醫師李偉裕指出,患者一開始僅被診斷為神經炎,先以保守藥物治療。直到回診時,男子才主動透露自己長期食用左手香,醫師才意識到病因可能與該植物的神經毒性有關。經調整治療後,症狀明顯逐漸改善。
患者回憶,疫情期間網路盛傳「左手香可抗發炎、治療喉嚨痛」,他因喉嚨常發炎,便養成每週至少2次在晚上睡覺前吃2、3片左手香的習慣。直到現在身體出狀況找不出原因,請家人上網查詢後才發現左手香含有神經毒,長期在體內累積毒素造成損害。他感嘆「我居然笨到會相信網路」,並以自身經歷提醒其他人不要亂吃、隨意嘗試偏方。
患者兒子則表示,家中院子種有5盆左手香,疫情時網路盛傳吃左手香可舒緩喉嚨痛,沒想到卻吃太多。他曾親眼目睹父親因雙腳無力差點從樓梯摔下,所幸他剛好在後方,及時攙扶才避免嚴重意外。
根據衛福部資料,左手香含有一定的神經與皮膚毒性,僅屬民間草藥,並無臨床證據可治療新冠或喉嚨發炎,也不是中醫師使用的藥材。李偉裕提醒,天然草藥不等於安全,網路偏方多未經醫學驗證,切勿把「谷哥」當醫師,若身體不適應該諮詢專業醫療,避免誤信偏方造成不可逆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