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航空空服員事件懶人包】
網路爆料(10月12日):
10月12日,有疑似同業人士在社群平台發文,爆出空服員病逝消息,表示:「當班座艙長未即時聯絡機上醫療系統(Medlink),下機時也忽視組員的身體狀況。這不只是『遺憾』,而是制度長期忽視健康的結果。」 貼文指出,空服員若請病假、事假或使用特休,可能遭懲處或被限縮選班權益,導致組員即使身體不適,也不敢請假。
文中寫道:「當員工不敢生病、不敢休息,那不叫榮譽,是壓力。」「希望這次悲劇,能讓公司真正聽見組員的聲音。」也批評公司「合法卻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呼籲正視空服員長期承受的過勞與心理壓力。
事件時間線:
- 9月25日前後:當事空服員執行為期4天的米蘭航班。去程即感身體不適,已告知座艙長與同事。
- 回程前:空服員仍感不適,希望以 SNY(乘機組員身份返台) 回台,但未獲准。
- 回程航班中: 同機組員曾考慮聯絡Medlink,但最終未執行。 座艙長未通報,也未安排任何醫療協助。 當事人輪休後被要求繼續「走水」(巡視飲水區),已虛弱至無法自行回座。
- 抵達台灣後: 當事人請求座艙長協助叫救護車遭拒,理由是「要自費」。 因停在外機坪、無預約輪椅旅客,座艙長要求其自行步行下機。 有組員質疑:「這麼嚴重都走不動了,怎麼沒叫輪椅或救護車?」 最後才終於呼叫救護車。
- 10月10日:當事人病情惡化,離開人世。 外界質疑若當時即刻聯絡Medlink或落地後送醫,悲劇可能可以避免。
長榮回應(10月13日):
- 長榮航空表示,對同仁離世深表哀悼與不捨。
- 在同仁住院期間曾與家屬保持聯繫並表達關懷。
- 公司正進行內部調查,將釐清相關情形並協助家屬處理後續事宜。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聲明(10月13日):
- 工會呼籲長榮航空「對空服員的病痛要有更多同理心」。
- 空服員長期輪班、過勞、高空壓力與紫外線暴露,容易免疫力低下。
- 雖然公司稱不會要求抱病上班,但請假制度嚴格、恐影響排班與選班權益,導致員工不敢請假。
- 希望公司「以鼓勵代替懲罰」,讓員工能安心請假與照顧健康。
- 工會要求公司盡速查明真相,釐清當事人在機上是否曾被刁難或求助未果,強調「唯有真相與正義,才能撫慰生者與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