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3 15:03 臺北時間

中國消費低迷!餐飲品牌狂襲新加坡「1年暴增2倍多」 專家憂心:稀釋本土美食文化

mm-logo
國際
湖南菜餐廳「農耕記」海外總經理說,在中國經營越來越艱難,許多品牌選擇先向海外拓展。(翻攝自農耕記臉書)
湖南菜餐廳「農耕記」海外總經理說,在中國經營越來越艱難,許多品牌選擇先向海外拓展。(翻攝自農耕記臉書)
隨著中國國內消費低迷、價格戰激烈及利潤空間受限,越來越多中國餐飲品牌選擇將新加坡作為全球擴張的跳板。過去1年,中國餐廳、咖啡館和茶飲品牌在新加坡展店的數量創下新高。
《路透社》報導,知名品牌如瑞幸咖啡、蜜雪冰城,以及火鍋與麻辣餐廳業者,紛紛布局海外市場。湖南菜餐廳「農耕記」海外總經理Josie Zhou表示:「在中國經營越來越艱難,許多品牌選擇先向海外拓展。」茶飲連鎖「茶攤」新加坡經理Joanna Jia指出,持續的價格戰促使中國餐飲企業探索新市場,目前他們在新加坡已開設2家加盟店,並計劃再開2家。
自新冠疫情封鎖結束以來,中國餐飲市場增長受限,加上房地產低迷和美國對中國商品關稅,價格戰愈演愈烈。相較之下,文化接近且國際化的新加坡,成為中國品牌理想的海外起點。截至今年8月,約有85個中國餐飲品牌在新加坡經營405家門市,是去年同期32個品牌、184家門市的2倍多。
這些品牌多依靠精益商業模式與高效供應鏈,在中國市場曾成功應對嚴峻競爭。茶館連鎖「茶桔便」表示,利用自家研發設備,可在8秒內製作出可自定義冰塊與糖量的冰奶茶。靈活的營運流程和低價策略,使瑞幸與蜜雪等品牌在中國抵禦星巴克等外資競爭。
新加坡市場的高消費力和華人人口基數,以及作為東西文化交匯點的地理優勢,也吸引中國品牌。部分小型品牌更有財力雄厚的投資者支持,能競得黃金地段。例如上海米其林星級餐廳「永福」去年以1,000萬新幣(約新台幣2.3億元)進入新加坡市場,計畫今年底拓展至倫敦,明年再進軍紐約與巴黎。
然而,本地業者對中國品牌的進入表示擔憂,新加坡「公平租戶聯盟」指出,中國中小企業規模往往比本地大型企業還大,本地小企業難以競爭。美食評論家司徒國輝(KF Seetoh)則表示,中國餐廳湧入可能「稀釋新加坡的有機美食文化」。
盡管如此,中國餐飲企業仍看好新加坡市場的成長潛力,預期將持續加碼投資,並以此作為向東南亞及全球擴張的起點。
更新時間|2025.10.13 15:03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